景點目錄

北京天氣預報

24 ~ 37℃
西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盧溝橋因橫跨盧溝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始建于1189年,1444年曾重修。由于該橋毀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盧溝橋全長266.5米,下分11個涵孔。橋身左右兩側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臥伏的大小石獅約500個左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游記中記述此橋并贊嘆不已。

盧溝橋東為宛平縣城,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夜,駐豐臺日軍在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防區內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后,日軍借口失蹤一名士兵,無理要求進入中國軍隊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日軍遂向位于橋東的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攻擊,并企圖強奪盧溝橋。這就是“盧溝橋事變”或稱“七·七事變”。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在日軍蠻橫無理的挑釁和攻擊下,忍無可忍,奮起抗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從此,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前仆后繼,英勇斗爭,終于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時,抗日戰爭也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至今,盧溝橋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墻上,當年日軍的彈痕猶斑斑可見。盧溝古橋只準許行人步行通過,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目前,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已經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交通

盧溝橋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處,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盧溝橋城內街101號,公交309、339路盧溝橋站下。

門票

門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