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天气预报

15 ~ 25℃
阴转多云
东北风3-4级
查看天气详情
亳州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东西观稼台

观稼台,亳州有两座,东观稼台和西观稼台。东观稼台位于市区东台路中段路北,西观稼台位于市区仙源路中段路北。观稼台是曹操当年在家乡推行屯田制时所建遗迹。他曾在观稼台上亲自督耕观种。现东西观稼台均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采纳了部下建议,在建安元年(196)迎先帝许都不久,宣布实行屯田,为将“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方针落到实处,决定在亳州城外修筑东西两座观稼台,并亲自登台以观禾稼长势,以起到督率军民屯田的作用。观稼台,地处平旷之中,面向广阔农田,凭台观看阡陌交织,河川水流,尽收眼底。宋以前两台上均建有寺庙,明成化元年(1465),东观稼台原寺遗址上建大燕寺。明成化 ... 查看详情

扶阳故城

位于涡阳县张老家乡。《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载,扶阳故城在城父县东北36里,系西汉建立的县城,属沛郡。西汉宣帝本始3年(公元前71),封韦贤于此(扶阳侯)。此城在老子故里太清宫西北之古福宁镇附近。是涡阳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故城。 查看详情

辉山烈士陵园

又称辉山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曹市镇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余名烈士而建。该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朱德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1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枫传略和碑文、挽联多幅。园内植松柏、梧桐多棵。现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枫传略和碑文、挽联多幅。园内植松柏、梧桐多棵。现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看详情

嵇康墓

又称嵇中散墓,位于安徽省涡阳县石弓镇嵇山南麓(原属濉溪之临涣)。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的墓地。涡阳建县前属宿州。清嘉庆10年(1805),宿州知州李清玉《重修嵇康墓》碑文中说:“宿州西百二十里有中散大夫嵇叔夜(字康)墓载在州乘”。其墓依山凿石而建,巨石封门,上覆山土,墓在山腹中,外表与山一体。现墓洞已被发现,但墓内被盗一空,只有空墓尚存。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善于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其留下的“广 ... 查看详情

利辛县烈士陵园

原名路集烈士纪念碑,位于利辛县路集。这里埋葬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祝聚民等七位烈士的遗骨。1984年县人民政府出资兴建,2003年12月县人民政府出资重修扩建并命名为利辛县烈士陵园。整个陵园长110米,宽90米,纪念碑高10米,气势恢宏,古朴庄重,依“山”傍水,松柏掩翠,满园馨香。既有陵园之凝重肃穆,又有园林之秀丽清新,集瞻仰、游览两种功能于一体。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人大主任王光宇为纪念碑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原省人大副主任郑锐为陵园题写了园名。是利辛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查看详情

刘家集烈士陵园

位于利辛县刘家集,陵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碑祭后边南北五排,每排东西5座,共计25座烈士墓葬。1948年5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区十一团(曾用龙山部队代号),分析敌情后,按照六分区电令北返,打击敌新编七十四师,配合华野大军即将开始的豫东战役。途中暂住刘家集镇刘染、戴庄、张庄、徐庄一带。国民党新编七十四师驻望疃董集踞点1200余人,向我驻地搜索进犯。苏区十一团团首长观察敌情后,立即命令部队从三面阻击敌人。经过一白天的激战,终以取得胜利。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1983年利辛县人民政府于刘家集南头建一烈士陵园。由于陵园占地面积较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999年利辛县政府决定将陵 ... 查看详情

刘廷墓

位于利辛县张村镇白庙村,墓冢高大,面积约300平方米。刘廷,字省吾,南昌人,明万历初都督刘显之子。随父出征,身历百战,作战勇敢,因功由守备升至总兵。明万历47年(1619),与清兵大战于阿而里达岗,因地势不熟,遭清军夹击阵亡,刘廷死,举朝大悚,天启初赠少保。刘廷因何葬于此地,现无从考证。 查看详情

孟表墓

位于蒙城县芡河南岸。孟表,字武达,济北蛇邱人。北魏时任南兖州知州,又晋封为谯县侯,在镇守涡阳(今蒙城)时,齐国派兵前来围攻60余天,虽城中粮尽,但孟表仍率兵民死守,后北魏派镇南将军王肃领兵来救,城围始解。魏孝文帝嘉孟表守城有功,封他为汶阳伯。死后葬于蒙城。 查看详情

明王台

明王台,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大有街花井崖北侧,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小明王韩林儿(参见《名人》小明王)称帝即位的宫殿遗址。当时兴建的宫殿早废,仅存180多平方米的台基,被人们称为“明王台”。1981年9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看详情

南京巷钱庄

位于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亳州自古为一大商埠,明清以来,金融业更趋繁荣。随着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商贾云集,商会林立。到清末民初,全城大小钱庄有33家,南京巷钱庄建于清道光年间,清未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分号,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存款、放款、货币兑换、发行与兑换钱票、银票。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亳州城内原有的钱庄旧址,绝大多数被拆除改建,仅有南京巷钱庄,保存较为完整,作为钱庄博物馆,对外开放。南京巷钱庄,为面阔3间的三进四合院,存有门厅、正厅、后厅、柜房、账房、掌柜房、灶房等建筑30余间,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