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天氣預報

19 ~ 28℃
雷陣雨轉小雨
南風4-5級轉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寧波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保國寺

寺內建筑有天王殿、大殿、方丈殿、東西廂房、鐘樓、鼓樓、藏經樓等。大殿氣勢雄偉,面寬、進深各三開間,平面呈縱長方形。前槽巧裝三鏤空藻井,制作工整,別具一格,實屬罕見。藻井低而供佛像空間高曠,對比強烈。大殿皆以斗栱榫卯承托,斗栱粗壯古樸。佛座后嵌有《造石佛座記》。天王殿主體建筑五開間,重檐歇山頂。后有凈土池,南宋紹興年間所辟,池上方鐫“一碧涵空”。參觀線路:無梁殿→觀音殿→明州婚俗廳→磚雕陳列室→藏經閣→寧波青銅器陳列館→鐘鼓樓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江北區洪塘鎮北的靈山山腹中,距市區15公里,依山而筑,為江南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結構建筑。唐僖宗賜“保國”匾額,遂名“保國寺 ... 查看詳情

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于于2003年底全面開工建設,三年零七個月實現全橋貫通,比原定計劃提早八個月全線通車,于2008年5月1日試運營通車。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鄭家埭,止于寧波市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大橋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118億元。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后,架起了上海、蘇南地區等與寧波北大門的快速通道,并可到達浙江舟山、紹興、余姚、溪口、象山、寧海等各縣、市,大大縮短了行車車程。其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余公里,行程減少一個多小時,上海出發到寧波只需2個多小時。而蘇南等地以前必須繞道杭州,大約需要四個多小時。走杭州灣跨海大橋的話,蘇州 ... 查看詳情

寧波老外灘

寧波老外灘,通過保存歷史建筑和街區風貌,植入新都市文化,將厚重的歷史與發展的愿望完美結合在一起。這里的建筑具有濃郁的歐陸風格,代表了英、法、德、荷等多國建筑風格。與中國傳統民居形成鮮明對比。如今的老外灘骨子里透出現代意味,是一個集吃、住、玩、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時尚消費中心。坐落于寧波三江口北岸,老外灘于1844年開埠,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口匯流之地,唐宋以來就是最繁華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對外開埠區,比上海外灘還早20年。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幾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外灘之一。交通公交1、4、20、541路均可到達。 查看詳情

江北天主教堂

整個建筑由教堂、鐘樓、主教公署藏經樓以及附屬用房組成,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風格。江北天主教堂是國家級的優秀近代建筑物,被列為浙江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它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也是當年法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重要見證。歷史:明代崇禎元年(1628年),葡萄牙費教士七者傳入寧波,設教授徒。六年以后,意大利李萊恩者在鄞縣傳教。到南明永歷二年(l684年),意人已濟泰,正式在寧波建立天主教堂,但不久為清兵所毀。清康熙二十六年〈l687年),法蘭西王路易十四應中國傳教士南懷仁的邀請,派博學多才的白進、李明、洪若、張誠和劉應等五人來華,因海禁未開,洋人不能深入內地,清政府令其回國。但經南懷仁推薦,說明他 ... 查看詳情

鼓樓

“譙樓鼓角曉連營”,元代詩人陳孚的詩句,體現了鼓樓在我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古時鼓樓設有報時的刻漏和更鼓,日常擊鼓報時;戰時偵察瞭望,還負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如今,鼓樓及附近的公園路一帶已成為寧波主要文化活動的聚散地,整個地區的建筑充分體現出寧波江南水鄉的特色。兩旁是仿寧波傳統建筑風格的商店,鼓樓步行街熔文化商貿于一爐,集購物休閑于一體,已成為寧波市內的游樂勝地之一。即現在子城的南城門,是寧波市唯一僅存的古城樓遺址,也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筑之一。游人登樓,便可一覽寧波城之全貌。交通位于中山西路公交2、3、12、15、515、809、820路等均可到達。 查看詳情

天封塔

相傳建造時采用了泥沙層層堆積把磚石送上去的辦法,大沙泥街、小沙泥街由此得名。天封塔挑角飛檐,雕工精細,塔體充滿江南的靈秀之美和騰躍動感。在幾次重修天封塔過程中,發現了一些珍貴文物。其中有稀世珍品“渾銀鎦金地宮模型”,高49.6厘米,寬34厘米,厚24.7厘米,呈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歇山頂建筑,外緣棱角突兀,雕飾精美。這座藝術品對研究宋代建筑藝術和工藝美術都有重要參考價值,已收錄于《中國文物精華圖錄》。寧波市區最高的古代建筑,是寧波古城標志性的建筑,位于海曙區大沙泥街,始建于唐武后“天冊萬歲”和“萬歲登封”年間,故名“天封”。交通6、9、518、807、809、825路公交車可直達。門票登塔5 ... 查看詳情

慶安會館

慶安會館座東朝西,規模宏大,占地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沿中軸線有宮門、儀門、前戲臺、大殿、后戲臺、后殿、前后廂房等建筑。建筑裝飾采用磚雕、石雕和朱金木雕等寧波傳統工藝,堪稱寧波近代地方工藝之杰作。天后宮內建有前后分別為祭祀媽祖和行業聚會時演戲用的兩戲臺,為國內罕見。天后,又稱天妃、天上圣母,民間俗稱媽祖,是中國沿海百姓崇拜的海神。寧波與媽祖信仰源遠流長、關系密切。北宋宣和五年(1123),宋徽宗為媽祖欽賜“順濟”廟額后,使媽祖信仰借助明州港而獲得朝廷認可,并使其影響從地域擴大至全國。2001年6月,慶安會館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改建為全國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館。慶安會館,即天 ... 查看詳情

它山堰

位于鄞縣鄞江鎮它山旁樟溪出口處,建于833年(唐太和七年),長134.4米,面寬4.8米,皆用長2至3米、闊0.2至0.35米條石砌筑,左右各36石級。修建它山堰的目的,是為了抵御潮汐,使海水與江河分流,咸淡阻隔。江河水經過該堰分流兩道:一支入月湖,另一支入鄞江和奉化江,灌溉千畝良田,化水害為水利。它山堰迄今千余年,歷經洪水沖擊,仍基本完好,繼續發揮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同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交通寧波汽車南站乘往鄞江鎮的中巴即到。 查看詳情

鎮海口海防遺址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占地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由江澤民題寫館名。紀念館的整體造型簡練而有歷史凝重感。位于鎮海城區中心的鎮海樓,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洪武年間。樓臺用條石砌成,長32.8米,高5.9米,是當地海防的歷史見證。歷史:宋設沿海制置司,由統制、統領率水軍駐此,扼守海道。明初置定海衛,抗倭時盧鏜、俞大猷、戚繼光先后駐守,并建威遠城。鴉片戰爭時,欽差大臣裕謙監防督戰,林則徐協助海防。中法戰爭時,浙江提督歐陽利見、寧紹道臺薛福成等筑防御敵。1940年7月,國民政府軍隊第十六師、一九四師與登陸日軍激戰退敵。歷次抗擊外敵入侵中,留下諸多海防歷史遺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口海防遺 ... 查看詳情

城隍廟

郡廟有照壁、頭門、二門、戲臺、大殿、后殿,建筑完整,氣勢宏偉。郡廟的戲臺建得尤其精美。戲臺是單檐歇山頂,藻井呈雞籠形,雕龍畫鳳,朱金裝飾,遠遠看去,熠熠生輝。郡廟內保存著30余塊碑刻及宋井等古跡。如今,城隍廟已經成為寧波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這里商店林立,小吃遍布,實為了解寧波民間風情的一大好去處。感謝網友jenny云中漫步提供圖片城隍廟又稱寧波郡廟,位于市中心繁華地帶,比鄰天一廣場。寧波府城隍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隍廟之一。該廟建于朱元璋明洪武四年(1371年),比上海的城隍廟建得還要早。建成后屢遭火災,現存的廟殿是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的。 購物:現在城隍廟區區域擁有新老商城、美食城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