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天氣預報

9 ~ 16℃
多云
東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黃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古城巖

國家AAA級古城巖風景區地處休寧縣萬安鎮東側,這里以眾多的古跡遺址、悠久的歷史傳承和壽山旭日的奇特景觀而聞名于世。古城巖景區由香港金利嘉有限公司獨資興建,區內的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廟、古門樓、古牌樓等,這些古建筑與古城巖原有的“汪王故宮”、“朱元璋避難洞”、“練心石”、“半亭”、“方竹叢”等遺址及氣勢宏偉的萬壽塔和諧布局,互為映襯,歷史文化與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充分顯示了古徽州古樸雋逸的風貌。景區內特設有精彩趣味的石雕、木雕、墨坊、羅盤制作等游客參與節目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讓游客如癡如醉,宛如走進遙遠的明清社會。同時,古城巖作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獨特的景致還是眾多影視媒 ... 查看詳情

蜀源村

蜀源村位于黃山南麓,四面環山,古樹參天,有水環流貫穿全村,因地形極像四川盆地,故稱蜀源。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韻的徽州古村落,民間古房保存完整。綠色植被保護好,村口觀音山上盛產桃花、曇花,故又有“小桃花源”、“優曇谷”的美稱。蜀源村歷史上屬于歙邑,現隸屬黃山市徽州區。由前山、蜀源、板橋山、北山下、鐵匠塢、蜀口6個小自然村,全村近1000人口。蜀源村歷史悠久,鮑姓占80%以上。據族譜記載,鮑氏先祖晉護軍中尉伸公始遷新安。宋建炎年間,祖榮公建營別墅于棠樾,遂以定居。后居仁公葬母于蜀源,移家守墓,以終其身,是為蜀源別祖。故此處鮑氏以棠樾為祖。交通位于潛口鎮東部,北與呈坎鎮接壤。 查看詳情

唐模

唐模,即按盛唐時的模式、風范、標準建立的意思。主要有清代建筑八角石亭、同胞翰林坊和檀干園等景點。其中檀干園最為著名。相傳,清初時當地的許氏家族有一富商,為彌補其母想去杭州西湖一游,卻因年老體衰不得成行的遺憾,而建造的。這位孝子不惜重金在村邊挖塘壘山,模擬西湖的景致。因園內遍植檀花,又有小溪緩緩繞流,便取《詩經》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之意,名曰“檀干園”。同時,村里有一條水街,是村子的主要街道,兩岸分布著近百幢徽派民居,還有40余米的避雨長廊,廊下臨河的是美人靠,供人歇息聊天之用。由于沒有受到商業氛圍的影響,村子保留了和諧、古老的感覺。整個唐模村被譽為“全村同在畫中居”。交通位于歙縣以西1 ... 查看詳情

屯溪老大橋

屯溪有兩個至今保存完好的建筑標志。即屯溪老街和屯溪老大橋。屯溪老大橋,又名鎮海橋。這座古橋建于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這座石拱大橋,橫臥橫江南端臨三江口,有6個拱弧橋墩上凸出的尖形分水頭,像六把利斧,劈開黃山流來的溪水或山洪,既保護大橋,又順暢分流,雖經滄海桑田,歷盡500多年,依然牢固,堅不可摧。如果下到枯水期時的水面,仰望大橋,巍峨高聳,會令人贊嘆不已。 查看詳情

巖寺文峰塔

俗稱水口塔,建于明嘉靖23年(1544),高67米,六角七層,有旋式梯道,游人可拾級而上,遠眺黃山煙云,近瞰古鎮全貌。此塔為里人鄭佐(雙溪)倡建。他是明代進士,官至貴州右參政。他為建此塔確實費了心,從設計到落成花費15個春秋,耗資四萬多兩白銀,每一層由哪些人捐獻統通銘該立碑。僅塔心木一項,就訪遍了全縣諸山,最后還是在黟縣漁亭大圣山覓得的。這株高13丈的巨材,從伐倒到運來巖寺,百把里地就整整花了三年。為鑄造塔頂的葫蘆寶瓶,他參考了南京報恩塔、紹興大禪寺塔以及泗州塔多處圖形。以往,特別是清代,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四鄉八里的人有游塔慣例。白天游人如織,夜間點燃塔燈,從最高層連珠下垂,倒也五彩繽紛。每逢游 ... 查看詳情

黃山大熊貓生態樂園

坐落在休寧縣的皖南國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是集觀光、科普、休閑于一體的旅游景點,也是目前華東地區唯一馴養繁殖大熊貓的基地。 游客不僅可一睹首批從四川臥龍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引進的3只“國寶”大熊貓,還可觀賞從西昌引進的10只小熊貓。三只“國寶”大熊貓,原名 “錦心”、“喜豆”、“華龍”,休寧人民給大熊貓起了新名,為“齊齊”、“云云”、“山山”,合起來就是位于休寧縣境內的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齊云山”的全名。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