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金阁寺

寺院始建于唐代宗年间,是由印度来华的三藏法师不空主持修建的。该寺铜铸为瓦,瓦上涂金,整个寺庙金光灿烂,又因这里是不空法师开讲密宗的道场,所以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声誉。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民国复修,共有殿堂160多间。寺院布局为两处大院。前院的一座二层楼阁内供着一座观音菩萨像,高达17米多,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塑像。殿阁内左右后柱下两个1米高的石柱础,为圆形中间束腰上下卷莲瓣形,是唐代遗物。大雄宝殿是后院的主体建筑,内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尊佛像。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距台怀镇15公里。除五座台顶的寺庙建筑外,金阁寺所处的地势最高。门票4元 查看详情

灵应寺

灵应寺位于台怀中心寺庙群以南,坐落在梵仙顶。灵应寺的布局结构简单,山顶仅有十余间楼殿房舍。这里是总览台怀腹地风光的最佳位置。有些台怀附近的居民和外地游客都特意安排在农历九月九日登临灵应寺,因为《续齐谐记》上说:“汝南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汝南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猪、犬、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查看详情

秘密寺

位于台怀镇西南38公里处、维屏山秘密岩,秘密岩又称秘魔岩,所以秘密寺又称秘魔寺。相传这里是文殊大士受记五百神龙潜修之地,后来永泰禅师曾在此居住修行,时人称为秘魔岩和尚,因其手持木叉,所以又称木叉和尚。这里松柏苍翠,山岩险峻,野趣横生。秘密寺始建于唐代,现仅存前院、中院、后院、西庵、中庵等处。前院有天王殿,东西两厢及正殿5间,南北藏经楼等;中院有配殿及正殿5间;后院部分殿堂残坏;中庵包括三圣庵、观音洞、金佛楼三处。观音洞三层分奉弥勒、三大士、关羽等石雕像、摩崖造像18尊。金佛楼三层8间,内奉石雕贴金接引佛一尊。寺前山坡有墓塔3座:祖师塔、建玄大师砖墓塔以及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普同塔。这3座砖墓塔为 ... 查看详情

栖贤寺

栖贤寺又称观音洞,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距台怀镇约5公里。寺院建造在悬崖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间殿堂,当中一间为穿堂,接着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阶通道,通道中段,外侧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称为观音亭,亭檐下的横枋上有三幅画,表现的都是观音显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中段傍岩壁筑7间殿堂僧舍。从小门入内,墙壁与石壁之间很贴近,院道不足1米。中间一段墙壁上画有十八罗汉,六位一组,均呈日常生活状,富有凡世情趣。通道终极,是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间,出檐翘扬。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 ... 查看详情

岩山寺

位于五台山北麓的天岩山天岩村,距繁峙县城40公里。原名灵岩院,始建于金正隆三年,元明清代均屡有修葺。现存山门、钟楼、东西配殿、禅院等。岩山寺以南殿即文殊殿的壁画最具特色。该殿始建于金代,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这些壁画是金大定七年年宫廷画师王逵历时十年才绘制成的。西边墙壁的壁画内容,描绘了释迦牟尼一生的重大事迹。南壁的壁画,描绘五百商人海遇难,罗刹女赶来相救的情节。东壁的壁画表现的是经变故事和人情风俗,是一幅表现宋、金时期都市风情的历史画卷。岩山寺壁画,内容丰富,注重细节,是我国金代壁画中的最优秀作品,是研究宋金时期宗教、建筑、美术的宝贵资料。 查看详情

圆照寺

位于显通寺钟楼对面,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到中国宣扬佛法,为了记念他,明宣宗下旨在五台山修建了这座寺庙。此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朝门,在五台山是独一无二的。寺前有一对石狮,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塔院、藏经阁、后院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供三世佛:东边是药师佛,当中是释迦牟尼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三世佛的两侧是十八罗汉,文革中,这些塑像多数被毁。寺后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喇嘛塔,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这就是印度高僧室利沙的舍利塔。门票4元/人。 查看详情

尊胜寺

位于五台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尊胜寺始建于唐代,当时称善住阁院;明万历十九年复修后改称为尊胜寺,清同冶七年作了部分补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碑记载有该寺的历史。尊胜寺坐北向南,上下五层。在中轴线上排列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藏经楼、诸天殿、五文殊殿等六进殿宇,再加上寺院对面的观音殿,共七座大殿,共有殿宇楼阁200余间。藏经楼是一座二层建筑,阁内下层供奉有十二圆觉菩萨,比例和谐。寺前有一对石狮,连座高约3米,是五台山形体最大、形态最美的石狮,雕刻精细、神态生动,不失为五台山石狮中的杰作。门票门口停车场收费10元/辆。 查看详情

黛螺顶

位于台怀中心寺庙群以东的陡峭山脊上,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黛螺顶上的寺院内有五台山5座台顶的5种文殊菩萨法像,到这里,可以一次性朝拜5尊文殊菩萨。黛螺顶寺内共有殿堂、僧舍20余间,站坛殿是该寺的主要建筑。殿内所供的释迦牟尼佛不是常见的盘坐模样,而是站立佛坛之上。殿内还供有五文殊像,分别为孺童文殊、无垢文殊、智慧文殊、聪明文殊、狮子吼文殊。门票6元/人。 查看详情

白求恩模范病室

位于五台县城东45公里的松岩口村。1938年6月17日,加拿大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同志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6月19日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在这里白求恩同志辛勤工作了近四个月。这间病室原是一座龙王庙,它的落成,使晋北敌后战时医院的医护水平,特别是外科医护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主席特地拍来电报,指示军区每月付白求恩100元津贴,但白求恩从来没有接受过。原来的“病室”建筑已在1940年被日军焚毁,现存为1974年重修。 查看详情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灵鹫峰上,相传是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据记载,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萨顶住宿,并撰写碑文,在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碑身四面分别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所书的碑文,均为康熙帝手书。现存建筑多建于清代,建筑形制、手法及雕刻艺术,多参照皇宫。这里也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六月十五的黄教法会主场地,选择这一时间登山,可以看到喇嘛们“镇魔”的盛况。门票8元/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