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气预报

22 ~ 32℃
多云转雷阵雨
<3级
查看天气详情

东征烈士墓园

    东征烈士墓位于珠江之滨,烈士墓右前方有一座凯旋门式的纪念坊,坊额有蒋介石题写的“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

   “东征史迹陈列室”建于1991年,室内详细展示了军校师生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的光辉业绩。

    整座东征烈士墓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它的造型与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的非常相似,故有“小黄花岗”之称。

    墓中长眠着516名烈士,他们都是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其中墓里埋葬着一位团长,这就是著名的刘尧宸烈士。第二次东征时,他率领40多名奋勇队员冲锋陷阵,不幸中弹,英勇牺牲。为了表彰刘尧宸的功勋,他被追赠为陆军中将,发一等抚恤金五千元,并将骸骨运回这里,埋在墓的中央。

    墓的西边是十七将校墓。这是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落款张仁杰。张仁杰即张静江,他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老师和军师,国民党三大书法家之一。坊内有四块碑,其中《国民革命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仅刻上238位烈士的英名,不及在这里埋葬烈士的半数。原因是此碑刻于1928年,那时国共两党已经分裂,蒋介石掌权,许多共产党员烈士的事迹也就无情地被抹煞了。

    纪功坊的后面是入伍生和学生墓群。东边是墓园里一座独一无二的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是贵州省遵义人,军校第一期学员。他作战勇敢,东征时牺牲于淡水,据说因他是学校牺牲的第一人,故为他单独造墓,独享殊荣。

    东征烈士墓园还有一座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高7米多,碑架三面刻宇。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东面刻“捐躯救国”,西面刻“为民牺牲”。碑座的东、西、北三面还刻有在北伐中阵亡的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名。

    在300多位烈士英名中,有许多北伐时的骁将,如在攻打武昌战役中壮烈牺牲的一期学生、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烈士;黄埔第三期高材生、连长吴通烈士;还有朝鲜人杨宁烈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