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天氣預報

11 ~ 22℃
陰轉多云
東風3-4級轉<3級
查看天氣詳情
長治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天脊山自然風景區

天脊山自然風景區位于太行山之顛的平順縣東南山麓,毗鄰河南桃花洞,占地196平方公里,海拔1886米,被譽為“天之脊”。天脊山以其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綺麗壯闊的地形風貌以及完好的生態植被,被譽為上黨魅力城市長治后花園,景色賽江南。天脊山的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山勢海拔由500米至1800米呈三級絕壁分布。天脊山景區之中四季流水不斷,各種瀑布溪泉遍布山谷之間,溶洞、絕壁、峽谷、清潭更是讓人嘆為觀止。天脊山扶梯而上的絕壁棧道,依崖而鑿,落差300余米,山間美景盡收眼底。“風經絕頂回疏雨,石倚危屏掛落泉”,天脊山的瀑遍布山谷。其中天脊龍瀑,落差達346米,堪稱“華夏第一高瀑”,又 ... 查看詳情

仙堂山

位于山西省襄垣縣縣城東北25千米處,居上黨古韓八景之冠,早以它的獨特風格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既是我國東晉時期的佛教圣地,更是一個迷人醉客的風景區。黃牛蹄—實會橋說襄垣無勝景,東行五十有奇峰,山中林隱仙堂寺,絕頂空懸媧皇宮。這四句詩概括地道出了旅游名勝仙堂山的獨特之處。仙堂山不僅青山疊翠,奇峰崢嶸,且自然巖洞之多,殊為罕見,諸如觀音洞、朱砂洞、黑龍洞、鐃鈸洞、白龍洞、滴谷洞、狐仙洞、紡花洞、蜜蜂洞等等。這些巖洞有的深邃莫測,有的鐘乳嶙峋,有的子母相連,有的赤如朱砂,形態各異,神奇壯觀。尤其是別有洞天的黑龍洞,巖頂怪石形如彩云,洞鐘乳狀若游龍,噴泉四射,叮當有聲。仙堂山的古建筑很特別。仙堂寺寺中有 ... 查看詳情

黃崖洞

黃崖洞在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下,占地約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黃色崖壁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游覽指南:泊龍山莊-甕屹廊-廊底-烈士陵園-黃崖洞-周邊森林景觀從泊龍山莊出發,越過鄧小平同志題寫的“黃崖洞”的漢白玉琉璃牌坊,便是入口的甕屹廊。廊長0.5公里,兩側崖頂欲合,仰視如一線天,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步出廊底,有120級石砌磴道,旁有碉堡,形勢十分險要。前行豁然開朗,是新辟的高山公園。中心堵泉成湖,上架六曲板橋,中建“敬英亭”,供游人賞景小憩。四周奇峰異石,云霧飛瀑,又有鎮倭塔、飛虹橋、小山亭相點綴,組成一幅生機盎然的山水畫面。順山勢步步登高,便是 ... 查看詳情

太行龍洞

位于山西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石泉村,是一個大型溶洞。 洞內溶石錯落有序,洞中套洞,晶瑩透明,千姿百態,景觀奇特。石花、石柱、石鐘乳、石瀑布、石筍叢、石蘑菇群、石簾、石塔、石鐘、石葡萄、石慢、石獅、鵝管等各種造型奇特的鈣化景觀攀沿四壁,流光溢彩,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洞外群山環繞,森林茂密,鳥語花香,景色優美。 相關傳說: 太行龍洞具有悠久的神奇傳說,傳說當時此地為茫茫大海,太行龍洞是東海龍王的宮殿,殿內熱鬧非凡,后來大海中升起一座高山一即現在的太行山,太行龍洞浮出了水面,東海龍王從此另選宮殿。有人曾見過彩色巨龍從洞中出入,傳說是東海龍王思念過去的寢宮,從此百姓把此洞叫做太行龍洞。 ... 查看詳情

大云寺

大云院,又名大云寺,位于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村北隅山腰,坐北向南。現存建筑有山門(天王殿)、彌陀殿、后殿和寺外七寶塔。大云院初名仙嚴院,前后兩進院落,彌陀殿居中心位置。前院有山門(天王殿)、左右配殿,殿內分別奉觀音、地藏二菩薩。后院東西殿堂早已毀壞,僅存后殿五間,為明清所建。大云院始創于五代,據寺內現存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賜雙峰山大云院十方碑》記載:“天福三年戊戌歲,降跡褂錫于雙峰山下,洗心并修住持。至天福庚子歲,牒請住下王宗、王貴、王密等,充十方都維那,蓋早佛殿方丈室。”可以得知寺院創始于后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至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建造大佛殿(彌陀殿及方丈諸室),后周 ... 查看詳情

法興寺

法興寺于1980年動工搬遷,現已基本竣工。新建的寺院坐落于翠云山南麓,占地面積60畝,是原寺面積的6倍。寺前新修的停車場與山腳下的崔莊村連為一體。入口處巧妙地保留了二棵長存山坡、伸向前方的柏樹, 象黃山的迎客松一樣,以它四季常青的綠色。 停車場周圍垂柳下的長凳供游人乘涼歇腳。從停車中場登上60個石階方到山門。此門屬于復建部分。 山門是依照遺址尺寸而復建的。進入山門后對稱地立于東西兩側的是關帝殿和迦蘭殿。關帝殿三間,為明清兩代風格,內供俸關帝神,迦蘭殿為新增的建筑。穿過兩殿位于中軸線上的便是舍利塔。 舍利塔后,前殿之前有一座燃燈塔。燃燈塔隔柱上刻有“唐大歷八年清信士董希璇于此寺敬造長明燈 ... 查看詳情

觀音堂

觀音堂位于長治市西郊梁家莊村西,距市區約3公里,創建于明萬歷十年(公元1582年),距今已有420多年的歷史,是長治市內保存較好的一處寺院。院內正殿中設計精妙,手法精湛、造型精美的彩塑、懸塑,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物歷史價值。 觀音堂座東向西,現存兩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香亭、觀音殿。鐘鼓樓位居山門兩側,左右配殿對峙,院內的一株古檜柏,已有千年歷史,挺拔茂盛,郁郁蔥蔥。 觀音殿為寺院中的正殿,廣三間深兩間,單檐懸山頂。殿頂黃綠兩色琉璃吻脊,紋飾為蟠龍與西番蓮紋樣,形象逼真,典雅大方,屬明代遺物。門楣之上,懸掛著刻有“觀音堂”三個鎏金大字的匾額,為明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誥封 ... 查看詳情

九天圣母廟

九天圣母廟在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創建于隋代,北宋初重建圣母殿,此后經過多次修繕。九天圣母廟座北向南,為一進院。南北較短,東西較寬。前有山門戲樓,中為獻亭,北為圣母殿。兩則配以耳殿。東西院現存李靖王殿、三宮殿、閻君殿、十帥殿、關公殿、子孫殿及梳妝樓等建筑。殿宇錯落有致,殿頂形制各異。廟南、北、西三面懸壁劈立,溝壑縱橫,東面與場院相連。山門戲樓之前為一條形平臺,臺下為青石拱券的三孔石窯,南向排列,67級青石踏跺呈45°斜面壘砌而上,可直達山門。山門門洞為青磚拱券而成,門上出抱廈形懸檐,筒板瓦裝修。山門門道從戲樓底層明間開通,底層兩次間為封閉式隔間。戲樓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 ... 查看詳情

天臺庵

位于平順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壇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天臺庵是我國佛教創立最早的宗派“天臺宗”的庵院。隋唐時期,我國佛教在修行方法上出現了南義北禪的局面,即南方重義理,重智慧;北方重止,重禪定。為結束這種分裂的局面。智順應潮流,提出“義觀并重”,“定慧雙修”的“止觀”學說,認為這兩種方法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他創立了第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統一的佛教宗派,因他久居天臺山,故以天臺為名。天臺庵東傍山谷、西臨漳水,坐北向南,占地970平方米,建筑面積90多平方米。院東矗立一唐碑,字跡風化不清。佛殿建在1米高的石臺基上,廣深各3間,面闊7.15米,進深7.12米,屋坡舉折平緩, ... 查看詳情

天下都城隍廟

天下都城隍廟位于長治縣城東南25公里處一座大山——天紫嶺上,坐北向南。為一座完整的單進四合院,坐北朝南。從山底到廟前108級砂石臺階,十分陡峻。院內自山門起,戲樓、獻亭、正殿等建筑依次建在三層平臺之上。山門、戲樓合為一體,戲樓倒坐,廂房對峙。獻亭寬三間卷棚頂,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梁柱之間鏤空雕刻栩栩如生的花鳥蟲魚、武將騎士以及戲劇故事人物。天下都城隍廟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說:據說這天紫嶺上原來只有一座小山神廟。相傳,當年王莽篡位,追殺劉秀來到天紫嶺上。這時,劉秀已口干舌燥,無力再逃。眼看追兵將至,劉秀一急,便向山神廟里跑去。這座山神廟已破舊不堪,當門被一個大蜘蛛網遮得嚴嚴實實,劉秀驚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