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氣預報

12 ~ 22℃
陰轉多云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西安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高家民俗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于北院門144號,在回民街中段路西,是西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高家民俗大院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主體完工與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才整體完工。現在,大院內從觀賞性方面向中外游客展示明清時期的建筑藝術、家居、磚雕藝術以及傳統民居楹聯,從文化方面通過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的制作、陜西風格的民間剪紙、皮影戲、木偶劇和漢唐歌舞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進行了展示。高家祖先以經商為主,后來老祖高岳崧進京入詔。太后下令國家撥款翻修,進北院門的官員都要下轎。可見當時官位之高。大院大發展是在乾隆時期,當時高家三子喜中榜眼,得乾隆御批榜眼及第 ... 查看詳情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約3公里的漢城鄉一帶,其平面開頭為不規則的長方形。四面城墻除東城稍直外,其余三面均有曲折。南城墻在修筑時,沿著已修好的長樂宮和未央宮營建,使南墻東半部向內收縮,這就使之呈現出南斗六星的形狀。漢長安城的修建經歷了三個時期。漢高祖時,將秦代的興樂宮更名為長樂宮,又建起了未央宮,北宮和武庫。漢惠帝又分5次完成了長安四面城墻的修筑工程,并建成了東市和西市。第三個階段是漢武帝時期,在長安城內增筑了桂宮和明光宮并擴修北宮,城西南擴充了上林苑,并開鑿昆明池。這是漢長安城市建設的鼎盛時期,西漢末王莽時期,在城南修建起明堂、辟雍、宗廟等禮制建筑。漢長安城的城墻高大結實,漢惠帝前后用了5 ... 查看詳情

奎星閣

奎星閣位于碑林博物館正門外咸寧學巷的東側,由于周圍民房林立,而且地處偏僻,不僅是一般游人和市民,即使是文史地志方面的專家也未對其多加留意。“奎星”是黃道二十八宿之一,古人信奉其主宰文運。這座塔被封閉在高墻深院之中,知道的人很少。寶塔為兩層方形實心磚塔,塔基邊長約為4.1米,高約為14米,在塔身北側正上方,有“奎星閣”字樣的磚雕銘文,銘文下方有一壁龕,里面是一個泥塑的奎星神像,奎星單腿站立,手提方斗。據考證,此塔大致建于明朝。明清時期,中國古塔受風水術的影響,一批風水寶塔應運而生,奎星塔位于明清西安城的東南,同大部分風水寶塔的位置方位相當,暗合“紫氣東來”之意,應該屬于風水寶塔的一種。這座塔座落在 ... 查看詳情

藍田猿人遺址

1964年,這里發現的猿人頭骨化石距今約有100萬年的歷史,比北京周口店猿人還要古老,這一發現,為研究人類文明史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考古有興趣的人不妨一游。位于西安東南面的藍田縣,距西安市區約50公里。藍田猿人遺址紀念館建在藍田縣公王嶺的山腰上,這是一座飛檐高翹,精致玲瓏,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六角碑亭。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考古隊在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發現一具古人類老年女性下顎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嶺發掘中,發現藍田猿人的頭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為原始的特征。藍田猿人是繼北京猿人之后,我國發現的最重要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擴大了我國猿人的分布范圍,豐富了人類物質文化紀錄,為研究人類起 ... 查看詳情

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曲江鄉西曲江村南半坡上,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為圓形,封土堆直徑二十五米,高五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三米,寬九十八公分,厚二十八公分。碑面陰刻“秦二世皇帝陵”六個隸書大字,為乾隆四十一年陜西巡撫華沅所立。碑后陰刻《夜役說》,為生員周新命于嘉慶十年所書。胡亥即秦二世,據載公元前207年權臣趙高脅近秦二世自殺,以庶人儀葬于周杜國屬地,即秦時的洲地,在今雁塔區曲江鄉曲江池村南緣臺地上,俗稱”胡亥墓”。胡亥墓座落在原坡地帶,環境幽僻,迥異于秦漢以來高峻宏偉的帝王陵墓,同附近的杜陵、少陵相比,殊感遜色。整個陵園占地20余畝。正南是一座朱門紅柱卷棚式三間進深的山門。門額正中高 ... 查看詳情

唐長安城城墻遺址公園

唐長安城城墻遺址公園位于大唐芙蓉園南500米雁南二路及雁南三路之間,由建筑大師張錦秋擔綱設計,和曲江池遺址公園同為西安六大遺址公園中的兩項。唐長安城城墻遺址公園為開放式的唐文化藝術長廊,全長3.6公里,寬100米,是在古唐城墻外郭遺址之上,以書法雕塑、園林景觀為表現手段,以唐詩人物和唐詩意境展示為主題,建造的一處供市民和游客享受文化、活動休憩的場所。 查看詳情

西安天壇遺址

西安天壇遺址位于西安市南郊陜西師范大學校園內,始建于隋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帝祭天禮儀建筑,比北京天壇早1000多年。西安天壇遺址于1999年3月發掘出土,整體較為完好,依稀可見當年的宏偉。遺址共有四層,全用土堆砌而成,高約8米,底層面徑約54米,向上逐層遞減。圜丘為四層圓壇白灰抹面。每層圓壇都設有十二階道,均勻地分布在圓壇四周,呈十二辰分布。午各層高1.5米至2.3米不等。陛(即南階)比其余十一陛寬,是皇帝登壇的階道。隋朝2個皇帝和唐朝19個皇帝都在此祭天。唐以后圜丘廢棄,壇體保留至今。門票目前未正式開放,但可請看門人開門進入參觀。 查看詳情

楊虎城將軍陵園

楊虎城將軍陵園位于長安區韋曲鎮東1公里處,背依鳳棲原,北與杜公祠毗鄰,為西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6年楊虎城與張學良共同發動“西安事變”,對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起了推動作用。1949年楊虎城將軍與兒子楊拯中在重慶被害,1950年遷葬于此。陵園分上下兩層,上層為楊將軍墓,左右為夫人謝葆貞、兒子楊拯中墓。下層為秘書宋綺云夫婦、副官、衛士等人墓。楊虎城的長子楊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歸葬于此。 查看詳情

楊虎城止園別墅

止園,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園飯店西側,原為楊虎城將軍的別墅,又稱楊虎城公館,是一處深藏于林木中的雕欄飛檐式樓房。楊虎城將軍在止園與周恩來同志商討國事,研究解決西安事變問題。這座別墅現已辟為楊虎城將軍紀念館,內陳設有楊虎城將軍的遺物和西安事變的部分文件。交通火車站可乘703路公交在止園飯店站下車。門票5元電話:029-87333971 查看詳情

兵馬俑

兵馬俑博物館位于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地處西安市以東30余公里的驪山北麓。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從葬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目錄,現已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1974年3月,陜西臨潼縣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按照被發現的時間,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這一發現震驚中外,1975年國務院批準在一號坑原址上建一座占地16000平方米的博物館,并于1979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二號和三號展坑也陸續于1989年和1994年正式展出。1999年6月,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