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天氣預報

10 ~ 15℃
中雨轉晴
北風4-5級轉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馬鞍山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林散之藝術館

林散之藝術館是我國草書大家,有當代草圣之稱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陳列館。 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生酷愛山林,早年受益于書畫大師黃賓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臨、吟詠、圖貌之,得寫生畫稿八百余幅,詩作二百余首,尤精于書法。他六十歲起始作狂草,卻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譽海內外,有一代宗師之譽。先生生前曾十余次放歌采石,心儀先賢,素有“歸宿之期與李白為鄰”的愿望,因此,在他百年之后,馬鞍山市為他設館于采石公園內,以遂其愿。 林散之藝術館設計為園林風格,占地三千八百平方米,綠草茵茵的庭院里主館、副館和學術館三個以茅草為頂,粉墻紅窗的仿古建筑錯落有致。主館名之為“江上草堂”,內藏先生各個時期 ... 查看詳情

太白樓

太白樓位于古鎮采石磯西南一公里處,面臨長江,背依翠螺山,濃蔭蔟擁是一座金壁輝煌,宏偉壯麗的古建筑。與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江西的騰王閣并稱“長江三樓一閣”,素有“風月江天貯一樓”之稱。太白樓原名謫仙樓。 舊志載,始建于唐元和年間,因記載過簡,不得其詳。目前能夠確認興建較早的時間為明正統五年。是年,工部右侍郎周枕命廣濟寺僧修惠于寺前建清風亭的同時,在寺前建謫仙樓,肖太白像祭祀于樓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易名為“太白樓”,又將神霄宮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樓閣和璧的格局。咸豐年間,毀于戰火。現存太白樓系光緒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資重建。新中國成立后,幾經周折修葺,面貌一新。 ... 查看詳情

澄心寺

澄心寺位于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前身隱居院,因南朝齊梁間“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隱居而聞名。 澄心寺建于當年陶宏景讀書堂故址。這里有關陶宏景遺跡甚多,其中陶宏景煉丹遺址“丹灶寒煙”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橫山的修練道學者已不見繼者,佛教卻在這里悄然興盛起來。 門庭替換,名山易主,宋嘉祐八年,“讀書荒址”已為浮屠之居。陶宏景的“丹灶”、“五井”、“白月池”均被佛僧賦予了神奇的澄定心神的功能,因此易名澄心院。明初洪武年間定名“澄心寺”。直至清代,仍為縣境十七大寺之一。澄心寺毀于“文革”時期,近年由民間募資重建。交通位于當涂縣橫山南麓十保山西側,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門票免費。 查看詳情

黃山塔

此塔最初為南朝宋武帝劉裕代晉以后所建八丈佛塔,現存之塔已非原塔。現塔5層8面,高23米,中空,塔身上尖下闊,逐層收減。塔面檐角突出,用磚砌成仿木斗拱結構。該塔歷經風雨剝蝕,現微傾斜,可見滄桑。古時山上有宋離宮、凌歊臺、懷古臺、誓清堂等。山頂的凌歊臺五尺高,相傳是劉裕避暑的地方。黃山塔雖數次重修,仍帶有宋代、明清時期的風格。 典故:當涂縣城北的小黃山,又名浮丘山,相傳浮丘公曾在這里牧雞。山上有一塔,故名黃山塔。李白登臨此山,呤出了“送君登黃山,長嘯依天梯”的絕唱。可見,此塔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南宋詩人陸游在詩中也提及此塔:“可憐黃山塔,突兀暮煙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萬里”。即使 ... 查看詳情

金柱塔

金柱塔,位于姑溪河入長江口岸,與黃山塔遙遙相對。該塔建于明朝前期,為六角七層寶塔,塔內有石階,游人可拾級而上,登臨塔頂,俯窗遠眺。 典故:那時當涂常患洪災。風水家認為,姑溪河水逆向西流,于水性地脈不宜,需建寶塔以鎮水口。縣令章嘉楨在發動民眾筑圩治水同時,決定建塔。限于財力三年無果。萬歷十七年,縣城四條巷發現宋理宗時的窖金,嘉楨請求郡守陳壁,割金之半建塔。先購得新城圩民田為塔基,累土成阜而名之為山,所建寶塔,初名鐵淋,旋改金柱塔,又因金助之功和彌補星垣所未備,故有“非金而有金助,非柱而有柱形,非山而有山名”之說。 交通位于當涂縣姑溪河入長江口岸,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門票免費。 查看詳情

三臺閣

三臺閣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長江名閣,始建于明崇禎年間,后毀于戰火。20世紀末得以重建。建成后的三臺閣高五層約3O米,閣體呈方形,琉璃覆項,飛檐翹角,氣勢恢弘。 登臨三臺閣,可南望天門中斷,西眺大江奔流,東睹古鎮采石,北看九華風光。三臺閣已成為采石硯風景區乃至馬鞍山的新亮點。 “三臺閣是采石磯的制高點,采石磯是萬里長江的結穴處。此閣景觀,盡在游人眼底,無須描述;此磯歷史,已有碑聯如林。我需要站在山巔提醒登臨者的只有一句話:長江流到這里,已足可證明自己具有世間一流的文化品相。 …… 三臺閣,現馬鞍山市人民悉心重建。氣勝當年。此閣居高臨下,俯瞰蒼茫,應該比別處更能讀懂萬里長江。請看我們腳下這 ... 查看詳情

謝公祠

謝脁為中國山水詩的代表人物,任宣城太守時,酷愛當涂青山風光,贊之為“山水都”,常五馬雙旌來遨游吟詠,并在山南筑室,即為謝公宅。宅前一小池,傳說為謝脁所鑿,人稱謝公池,又名謝公井。池水翁然,水味甘冷,從未枯竭,池中有“千年紅鱗”,史稱“元暉古井”。后來他冤死于獄中,當地老百姓將他的住宅改建成紀念祠堂,李白生前曾多次前往吊祭。交通地址:當涂縣太白鎮,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由李白墓園繼續搭乘汽車,前行不遠即到。門票免費。 查看詳情

葉家橋

葉家橋建于明弘治年間,是歷史上當涂至溧水官道上重要橋梁青條石結構,5孔拱橋,長44米,高8.5米,寬8米,工藝精細,氣勢磅礴,素有“江東第一橋”之稱。交通位于當涂縣,乘坐馬鞍山到大隴、黃池的中巴可達。 查看詳情

甑山禪林

甑山距當涂縣城東7.5公里,壁立百仞,群山環供侍立,“尊重如袍笏貴人”。 禪林最初興建于唐代,是一座禪宗叢林式的寺院有屋99間半,是當涂遠近聞名的古寺之一。歷史上時有興廢。清光緒年間,住持僧啟圣重修。 抗日戰爭爆發后,遭日寇破壞,屋毀大半。“文革”期間,遭到徹底毀壞。1987年始,慈禪法師住持,四處奔走、募化求援,竭力修復新建。目前,建筑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寺內建有佛殿、齋堂、客房等70余間,其中佛殿9座。 由蘇南香客資建的媽祖閣,別具特色。寺中有齋飯提供。交通當涂縣城與馬鞍山市區有湖西南路相通,當涂縣城到馬鞍山市區車行時間10分種左右。門票3元。 查看詳情

青山李白墓園

位于市區東南20公里處的青山腳下。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巖壑靈秀,蜿蜓起伏,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 宣城太守謝跳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筑室山南。唐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慕謝公品格,曾有“宅近青山同謝眺”的夙愿,一心想與謝眺結為異代芳鄰。 李白逝世后,原葬龍山東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愿,會同當涂縣令諸葛縱將李白墓遷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鄉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南距公路約300米。沿公路旁石板小道, 過小石橋,入李白墓陵園。園內左側有“青蓮池”,柳依依,綠水泱泱,拱形“化鶴橋”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