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龍山寺

艋舺(今萬華)是臺北市開發最早的地方,而臺北第一名剎——龍山寺,就是當地居民信仰、活動、集會的中心。建筑風格 龍山寺坐北朝南,為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筑,自中軸由外而內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后庭、后殿。殿前左右護龍,上有鐘鼓樓,門壁梁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 龍山寺廟埕左右兩邊設有凈心瀑布和噴泉水池,前殿的八角藻井和鑄銅龍柱是特色所在,大殿也有金柱圓形螺旋狀藻井,都是代表臺灣傳統寺廟特色和格局,可在此多留意建筑景觀和代表意涵。 祀奉神明 龍山寺前殿、大殿、后殿可細分許多廳,共供奉約100多尊神明、7個香爐。前殿即三川殿,與龍廳、虎廳合稱五門殿,主祀三寶佛、旁祀神像眾多。 ... 查看詳情

小巨蛋體育館

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是臺灣首座能提供如籃球、網球、體操、跆拳道等相關活動的國際體育館,室內有非常寬廣舒適的活動空間,除比賽外,還可舉辦大型演唱會,是臺北市全新的運動、文化、娛樂和藝術聚集地。建筑布局小巨蛋體育館主館B2為停車場、B1為多功能體育館,1樓設有商店街讓民眾購物,2樓為低層部座位區,3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美食主題餐廳和高層部看臺區,4樓東西兩側分別有12間包廂,5樓則為控制室和媒體播放區。臺北小巨蛋體育館看臺約可容納1萬5千名觀眾,分為上層看臺區3980席、預鑄式看臺6059席、伸縮式看臺2516席、活動式看臺1814席、貴賓包廂區704席。體育館周邊景點臺北小巨蛋體育館于2005 ... 查看詳情

圓山飯店

走進圓山飯店的大堂,人立刻顯得渺小。整個大堂的布置就像帝王上朝議事,當中是一幅周公制禮作樂的銅質浮雕,兩旁是幾十根朱紅圓柱,宮燈高懸,樂聲古雅。大堂的天花板上,有一塊造型優美、饒有趣味的梅花形藻井。梅花正中有五龍戲珠,象征著“五福臨門”。藻井內側刻有23條金龍和16只鳳凰。閩南話“三”諧音讀做“升”,意味著“步步高升”,“十六”諧音讀作“一路”,再搭配大朵梅花,“花”代表“發”,表示“一路發”。整個藻井充滿著龍鳳呈祥的富貴氣息。歷史背景圓山飯店建于1952年5月,由臺灣敦睦聯誼會主持,宋美齡曾任會長。上個世紀50年代,臺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于是就想蓋 ... 查看詳情

禪園

禪園,北投優雅路34號,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古木日式建筑,1984年被改建為花園景觀餐廳,建在半山腰上,有相當好的視野。日據時代,這里曾是日本商人聚會的“高新飯店”,1920年代轉為日本軍官俱樂部,到了二戰期間,則變成了日本自殺飛機神風特工隊的招待所。然而真正讓這座日式建筑成名的,卻是幽禁抗日名將張學良的那段歷史,連其最有名的“少帥臺灣宴”也是根據張學良在臺灣的日場家居創意出來的。 禪園的建筑雖然是原樣修復,然而內部陳設已是面目全非,昔日的主臥室、客房、書房、更衣室都已經改為餐廳——“漢卿廳”。餐廳的風格為中、日、西三者合璧,既有中式紅木雕花桌椅,也有日式蹋蹋米和西式餐桌。最大的一間餐室由主臥改 ... 查看詳情

筠園

筠園位于臺北縣金山鄉西湖村西勢湖18號,是已故愛國女藝人鄧麗君的墓園。 鄧麗君,原名鄧麗筠,1995年5月8日因氣喘發作病逝世于泰國清邁,享年42歲。病逝后遺體運回臺灣安葬于臺北金寶山墓園,并以本名中的“筠”字命名修建了筠園,以供歌迷追悼。 筠園分為廣場和墓園兩個部分。 廣場比墓園大一些,地上“埋”著一架鋼琴,只有巨大的鍵盤露出地面。廣場中間是鄧麗君的全身塑像,伸開雙手,微微含笑。園內特別設計了一座音符花園,以小灌木排列出音符符號,以表現鄧麗君生前對音樂的喜好。墓園入口處,有一部自動點唱機,里面存有十首鄧麗君的成名曲,包括“何日君再來”、“小城故事”等膾炙人口的好歌,每天循環播放。寧靜的山 ... 查看詳情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一生創作無數,故居中有相當完整的著作收藏。1966年林先生返臺定居,這座洋房由著名的建筑師王大閎設計,結合中國四合院與西方美學建筑,藍瓦白墻,拱門回廊。地點則是選擇在貌似福建故鄉山景的陽明山,因為在此林語堂可聽到親切的閩南話。 林語堂曾經形容這座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陽臺是他生前常來的地方;吃完晚飯,最喜歡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口含煙斗,欣賞夕照沉沒于觀音山際。你也可以來此體驗這樣的閑情。有關林語堂 林語堂最有名的一句話:演講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這樣詼諧的句子,在幾十年前提出來,在文壇開創了先河。 林語堂不但翻譯“幽默(Hu ... 查看詳情

平溪老街

平溪老街在臺北縣平溪鄉平溪村里,從平溪車站出來,沿著中華街斜坡走下來,便到了與平溪街交叉的地方,這一帶就是平溪老街的所在。 平溪支線火車 來到平溪,絕對不可錯過平溪支線火車,乘坐觀光火車慢慢進入這座山城,沿途盡是古色建筑和山林景色。而到了平溪老街,還能看見火車凌空而過,越過民宅屋頂一路揚長而去。 老街 平溪街上仍然留有局部的傳統長條街屋,房舍傍河而建,以兩層樓的古物建筑為主,一樓幾乎都是雜貨店,甚至還有日據時代的布行和冰店。老街濃濃的古意氣象,一直深受廣告商的喜愛,張君雅小妹妹之維力手打面,就是在平溪老街拍攝的。 現在,老街上還留有一些日據時代生活的注記。 老郵筒:不難找,就在 ... 查看詳情

臺北孔廟

臺北市孔廟參考曲阜本廟建筑,梁柱門窗皆未刻字顯得樸實又莊嚴,其布局依序為萬仞官墻、泮池、檽星門、儀門、大成殿及崇圣祠。另外可發現孔廟里所有的柱子、門窗和其他寺廟不同,上面都沒有聯對,據說這表示沒人敢在至圣先師孔夫子門前賣弄文章。因為民間興筑,亦加入了區域性裝飾風格,即閩南地區特有之交趾陶與剪粘裝飾。可在大成殿細細觀賞這一建筑之美。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奉祀至圣先師孔子之牌位。正中央神龕奉祀至圣先師孔子牌位,上方高懸“有教無類”之黑底金字匾額,左右墻奉祀四配(復圣顏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亞圣孟子)與12哲等牌位,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息。每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當天清晨會舉行隆重的祭孔大 ... 查看詳情

法鼓山

法鼓山是臺灣地區頗具影響力的佛教道場,創建者為圣嚴法師,為臺灣著名佛教團體,被認為是臺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法鼓山每年都招募許多社會人士來推展教育、慈善方面的工作,并舉辦許多佛法演說和活動,因此成為一個研習佛法的好地方。 法鼓山的前身是東初老人創建的“農禪寺”與“中華佛教文化館”。農禪寺籌建于1971年,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于1975年定名為“農禪寺”。當時,東初老人致力于推動臺灣佛教文化、培養佛教人才,每年并舉辦冬令救濟活動。 1977年,圣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并接著進行 ... 查看詳情

木柵動物園

木柵動物園是臺北市立動物園,位于文山區,由圓山舊園搬遷而來,是后者面積的30倍。園內設計充分利用地形,維護景觀及自然生態。 動物園可分為戶外展示區及室內展示館兩部分。戶外展示區包括臺灣鄉土動物區、兒童動物園、亞洲熱帶雨林區、沙漠動物區、澳洲動物區、非洲動物區、溫帶動物區、鳥園區、水鳥觀察區、濕地生態園、蟲蟲探索谷以及蕨園;室內展示館則有教育中心、昆蟲館、兩棲爬蟲動物館、夜行動物館、無尾熊館、企鵝館以及酷cool節能屋。 各展館詳細介紹 臺灣鄉土動物區:位于動物園入口不遠處,展示有20余種本土野生動物,有幾近絕跡的珍貴品種,如云豹、藍腹鷴、梅花鹿等。 兒童動物園區:位于動物園出口前方,由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