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天氣預報

9 ~ 24℃
小雨
東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太原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多福寺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處的崛圍山之巔,始建于唐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圍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莊宗)父子曾到此禮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于兵火,明洪武年間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現存山門、鐘樓、大雄寶殿、文殊閣、藏經樓、東西垛殿等殿宇7處。大雄寶殿為主殿,規模宏偉,并有壁畫84幅與一些塑像,均為明代遺物。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寺內有霜紅龕,為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學者傅山隱居處。寺在山頂小峪之中,緩緩清流,過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響,極富古剎風趣。門票5元 查看詳情

奉圣祠

奉圣祠全稱十方奉圣禪寺。在太原市西南郊晉祠南側。原為唐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建為寺,今已殘壞。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塔建于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八角七級,高30余米,每層四面有門,并繞以琉璃勾欄,可供憑倚,登塔遠眺,晉汾景色盡收眼底。“寶塔披霞”為晉祠外八景之一。 查看詳情

光化寺

位于太谷縣城西南白城鎮,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原名隆興寺。宋真宗趙恒寓于此寺中時,偶見龍像,遂于咸平二年敕命重修,改名為“光化圣寺”,明清兩代又屢有修葺。大雄寶殿是該寺的主要建筑,殿寬五間,進深四間,前檐有走廊一間,在一些細節方面,如檐頭、駝峰、角背、蜀柱以及梁枋規制等方面,還保留有宋金時代的建筑手法,瑰麗嚴整,是研究宋、金時代建筑向元代發展變化的重要實物資料。門票5元開放時間:7:30——17:00 查看詳情

晉竇大夫祠

晉竇大夫祠,位于太原西北20公里處的上蘭村,汾河峽谷左側,是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大夫竇抽所建。竇,字鳴犢,曾在狼孟(今陽曲黃寨)做過開渠利民的事業。據傳,孔子周游列國,因仰慕竇,曾駕車來訪。可惜車到娘子關,聽說竇被趙簡子所殺,孔子在遺憾中驅車而去。宋代時,宋神宗加封竇為英濟侯,所以竇祠也稱英濟祠。竇大夫祠巍峨壯觀,祠內古柏蒼翠。竇抽塑像端坐大殿中央。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豐八年六月,祠為汾水所淹,遂北移重建。歷代都留有碑紀。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是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有宋金時期風格,結構簡煉而嚴謹,為金、元建筑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涌出,清澈見底,游魚 ... 查看詳情

開化寺連理塔

開化寺連理塔在山西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腳下。寺建于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約60多米,規模宏偉,與龍山童子寺齊名。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建高大佛閣,改稱凈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此瞻禮,復改名開化。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又建釋伽、如來二磚塔。現存宋代磚塔及磚券佛殿和幾尊鐵佛。兩座磚塔均為方形,基座相聯,故稱連理塔。束腰座之上為方形塔身,正面為半圓形門拱,火焰形券面,隱刻卷草和花瓣。塔檐疊澀而成,塔頂剎部雕造精巧,亭臺式樣,雕欄額、普柏枋和斗拱,極頂為八角形塔檐和寶珠。外形俊美,雕造秀麗,既有唐代古樸遺風,又有宋代精細刻法。 查看詳情

清真古寺

位于解放南路東側,大門前就是熙攘攘的繁華大街。該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歷代均有修建,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寺廟為明代所建。清真寺殿磚木結構,殿內四壁繪有阿拉伯式圖案,色彩艷麗,線條細膩,在富麗堂皇之外還有一種異域風情。殿內還刻有阿拉伯文《可蘭經》經文數段,殿外的左右碑亭內有不少名家碑刻,如黃庭堅、趙孟頫、方孝孺等人的手跡。交通乘1、4、5路公交車可到。門票12元 查看詳情

太山寺

位于太原市西南23公里處的風峪溝北。該寺始建于唐景云年間,原為道教宮觀,名為昊天祠;明初改為佛教寺院;金、元時被毀;明代重建。這里山勢高低不一,所以寺院也隨之錯落有致。從下至上依次有山門、鐘鼓樓、兩廂廊廡、大雄寶殿、六角形觀音閣與文殊、普賢大殿等。殿內有菩薩塑像,始造于明代,塑工洗煉,色澤純樸,神態俏麗俊秀。寺院后部有蓮花寶洞,洞中積水終年不絕。前院東隅有唐景云年間所鑄的石碑。門票10元 查看詳情

童子寺燃燈塔

位于龍山之上,始建于北齊天保七年,金天輔元年毀于戰火,明嘉靖元年重建。相傳有兩名童子在此山中隱修時,見山石氣勢不凡,遂在這里雕造了一尊高57米的佛像,寺名也是由此而來。寺前有一座燃燈石塔,高4米有余,平面呈六角形。塔身中空,內置燈室。該塔造于北齊年間,比例協調,造型優美,是我國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燃燈石塔,是省級重點文物。在童子寺東北山崖上還有石門寺遺址,內有一石窟,窟頂雕有美麗的蓮花圖案。 查看詳情

豫讓橋

豫讓橋在太原市西南24公里的赤橋村。橋為砂石砌筑,橋上勾欄圍護,橋下晉水常流。春秋末期,晉卿智伯瑤為奪取趙家封地,決晉水以灌晉陽,兵敗被誅。家臣豫讓為報仇謀刺未成,又漆身毀容,吞炭變啞,趁趙襄子游晉祠之際,懷利刃伏于祠北里許橋下,趙至馬驚,仍未刺成。趙執豫讓欲殺,豫讓寫道:“忠臣不憂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請君之衣而擊之,則雖死無怨矣!”趙憐其義,脫下錦袍,豫讓擊袍三劍而自盡。后人以豫讓血流橋下,因名赤橋,亦稱豫讓橋,橋側立有碑記,建有祠宇,祠內奉晉哀公、智伯瑤及豫讓坐像。春秋末期,晉卿智伯瑤為奪取趙家封地,決晉水以灌晉陽,兵敗被誅。家臣豫讓為報仇謀刺未成,又漆身毀容,吞炭變啞,趁趙襄子游晉祠 ... 查看詳情

天龍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龍山腰。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這里風光秀麗,歷史上曾是北齊皇帝高洋之父高歡的避暑宮。四周山巒起伏,遍山松柏蔥郁,山頭龍王石洞泉水蕩漾,山前溪澗清流潺潺。由于北齊時山下興建了天龍寺,后人就習慣地稱之為天龍山。山上有天龍寺,宋代易名為圣壽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廟被焚毀。一九八一年,搬遷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現已修葺一新。石窟特色:石窟分布在天龍山東西兩峰的懸崖腰部,有東魏,北齊、隋、唐開鑿的24個洞窟,東峰八窟,西峰十三天龍山石窟窟,山北3窟。現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畫像1144幅。各窟的開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達十五窟。東魏石雕比例適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