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天氣預報

14 ~ 25℃
多云轉晴
東北風<3級
查看天氣詳情
蘇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西園寺

該寺始建于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元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筑。羅漢堂: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其主供神。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杰作。放生池: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為一蝌蚪狀大池,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只四百多歲的大黿,是明代所蓄老黿繁衍的后代,只有在 ... 查看詳情

寒山寺

寒山寺歷史沿革 寺院古稱楓橋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舊名妙普明塔院。相傳因唐代高僧寒山和拾得自天臺山國清寺來此住持,更名為寒山寺。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僧法遷重建寺院。該寺曾多次毀于站火。現存殿宇多為清代重建。1954年初曾進行全面整修,并移建宋仙洲巷某宅花藍樓于寺中,恢復“楓江第一樓”舊額。1995年,“普明寶塔”落成,寶塔逾42米的五級四面樓閣式仿唐佛塔,成為楓橋景區的標志性建筑。 寒山寺在日本也是婦孺皆知。寒山寺因唐貞觀年間寒山、拾得兩位高僧由天臺山來此住持得名。后來拾得和尚東渡日本傳道,在日本建“拾得寺”,與寒山寺為姊妹寺,同時,把佛家叩鐘一百零 ... 查看詳情

包山寺

包山寺即顯慶禪寺,又稱包山精舍,在西山梅益村包山塢。寺建于梁大同二年(536年),初名福愿寺。唐上元年間改名包山禪寺,高宗賜名顯慶禪寺。包山寺為西山眾寺之冠,聞名天下,惜毀于十年浩劫,1995年重建。餐飲:西山是由太湖中的諸多島嶼組成的,天天有時鮮魚蝦,這里盛產的“太湖三寶”(銀魚、白蝦、梅鱭)飲譽中外。購物:西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無論你什么季節來西山,這里都能滿足你的購物心愿。西山的特產1月有枇杷花,4月有洞庭山碧螺春茶,5月有枇杷,6月有烏紫楊梅,8月有桃子、棗子、九家種板栗、水晶石榴,10月有大佛手白果,11月有橘子。交通蘇州火車站西側的公交69路開往西山(全程票價4元, ... 查看詳情

羅漢院雙塔

位于城東南角的定慧寺巷內,是蘇州最具特色的兩座磚塔。定慧寺巷原為般若院,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11),五代吳越時改稱羅漢院。雙塔系北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王文罕、王文華兄弟創建,一座叫舍利塔,另一座叫功德塔,建筑形式一模一樣,因此又叫“兄弟塔”。蘇州人也稱雙塔為“姑嫂塔”。交通可乘游2、5線或乘40(原40路)、55(原55路)、89(原89路)、202(原2路)、204(原4路)、309(原309路)、501(原401路)、529(原29)、811(原811路)路到雙塔站下,行至鳳凰街,進入路東一石門樓即到。門票8元 查看詳情

東山

古剎紫金庵以羅漢塑像聞名海內外,十六尊羅漢神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塑像名家雷潮夫婦鬼斧神工的杰作;雕花大樓以各類雕刻著稱,整體和諧,取材豐富,富于寓意,雕工精細秀逸,是具有東方藝術獨特風格的珍品;啟園、未來農林大世界、明善堂、軒轅宮也是其主要景點。太湖主要風景區之一,由東山半島和18座島嶼以及渡村、浦莊、橫涇鎮的眾景點組成,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東山鎮倚山而筑,椽摩檐接的老街一字排開。古老斑駁的石板路依街伸展,30余幢明清建筑參差錯落,境內文物古跡眾多,有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在這里可以品嘗風味獨特的太湖船菜,還可以買一些碧螺春茶、白沙枇杷、楊梅等饋贈親友。特 ... 查看詳情

玄妙觀

玄妙觀始建于西晉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已有1700余年的歷史。清初,為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圓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余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位于觀前街94號。現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圓妙觀”。觀內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的三清殿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最大的木構古建筑。殿內供奉的高達17米的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塑像,堪稱宋代雕塑的上佳之作。玄妙觀中現存有唐吳道子畫老君像、玄宗贊、顏真卿書等碑刻,宋代刻石高手張允迪摹刻,可稱“四絕”碑,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兩塊老子像碑之一,彌足珍貴。蘇州香火最盛的地方并 ... 查看詳情

銅觀音寺

寺前跨河而建的寺橋十分古樸。兩側沿口為武康石質,雕鑿著雙龍戲珠,萬字紋飾,琢工精良,為宋代舊物。過寺橋,進山門,即為大殿,單檐硬山造,前有廊,殿內澈上明造,不施斗拱,檐檁直按在檐柱上。殿前有香樟一株,枝葉茂盛,樹冠蔥郁。樓下前面加雙步廊,施船篷軒。廊墻內嵌有張墨君《詠梅詩》碑。碑文清晰,章草字體筆勢連綿,縱橫飄逸。坐落于光福鎮龜山南麓(光福寺),建于梁天監二年(503年),為吳地最古老的寺院。因寺內原供奉有銅觀音像,又名銅觀音寺。目前,保留的建筑有大殿、西方殿、寺橋等。交通從火車站坐64路(4元)大約花1個小時15分鐘到達光福,或從吳中汽車站乘43、63路到光福,12-18分鐘一班,票價5元。鎮 ... 查看詳情

圣恩寺

現寺中尚存石坊、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齋堂等古建筑,現存結構比較完整、規模較宏偉的一處佛教寺院。現寺內住持傳至融宗大師,已有五十余代。寺內塑有四大天王、釋迦牟尼等金身佛像,還保存反映該寺歷史的明、清碑刻各兩塊。坐落于光福鄧尉山(玄墓山)南麓,始建于宋寶佑年間,為佛教南宗發祥地,清康熙、乾隆到光福探梅多次駐足于此。交通從火車站坐64路(4元)大約花1個小時15分鐘到達光福,或從吳中汽車站乘43、63路到光福,12-18分鐘一班,票價5元。鎮上交通工具為機動三輪車,起步價5元。 查看詳情

皇羅禪寺

位于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鎮埝浜村,東鄰陽澄湖,并有官涇江流經寺后,寺院三面環水,寺內長廊水榭,風景秀美,河巷縱橫、岸柳成行,綠樹成蔭,風景優美宜人,是長三角地區唯一集北派建筑風格的寺廟。寺院始建于唐朝中葉時期,原名為積善庵,當時香火興旺,香客遍布于江南各地,清乾隆年間,此庵改名“王路庵”,意思是此處有王官、貴族曾停留過,故至今還有官涇橋,官涇河之名。后相傳清雍正皇帝下江南尋父,曾在此留宿一夜,故改名“皇羅庵”。皇羅禪院是蘇州著名的佛教勝地,也是蘇州佛教協會所在地,有悠久而古老的文化歷史,是理想的宗教活動場所和旅游觀光休閑地。寺內橫梁、內頂雕花精美,彰顯皇家風范,是長三角地區唯一集北派建筑風格的寺廟 ... 查看詳情

保圣寺

千年古剎,建于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但在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崇道滅佛,保圣寺就此僧散廟廢。然而宣宗又興佛教,于是在大中年間重建。唐末大亂,保圣寺又不保。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再次重建。經一代代主持僧如維吉、法如、志良等人的先后努力,寺院及廟產不斷擴大,最盛時據稱殿宇有五千多間,僧眾千人,范圍達半個鎮。現內存唐朝楊惠之的半壁羅漢,堪稱國寶。寺西有唐末名賢、詩人陸龜蒙隱居時遺跡,斗鴨池、清風亭、垂虹橋等。感謝網友hnss836上傳圖片。甪直導游圖住宿:要體會甪直“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的意境,建議在古鎮留宿一晚。可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