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沈万三水冢

沈万三水冢在镇北银子浜底。那是一条逶迤清冽的小浜。萍红藻绿,芦茭茂密。人们传说银子浜尽头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早年不枯。水下有一古墓,非常坚固。这里埋着沈万三的灵柩。河面上泛起的粼粼波光,酷似无数碎银在闪烁,笼罩着神秘色彩。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要修筑南京城墙,他曾资助一万三千两白银,负责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工程。后来工程超支,他又捐出一万三千两。但朱元璋贪得无厌,命沈万三献出聚宝盆。沈万三不肯,将银子运回周庄,藏在银子浜下。后又携带聚宝盆远走他乡,不料被朱元璋的御林军抓住,发配云南充军。沈万三死后,灵柩运回周庄,葬于银子浜底。 查看详情

文化街

周庄文化街热闹非凡,可谓是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有开茶馆、设药铺的,有打铁、纺棉花的,有编竹器、捏面人的,有制木器、写书法的……在这里游客可以放松心情,体味一下平日里城市中少有的传统文化的韵味。文化街两边被一爿爿店面充斥着,但是,千万别小看这些店面,店虽小却以文化吸引游客,不经意间,游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查看详情

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 ... 查看详情

富安桥

富安桥,位于中市街东端,横跨南北市河,通南北市街,相传桥旁有总管庙,原名总管桥。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由里人杨钟建,初系青石面无级。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两次重修,为单孔拱桥。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易成花岗石,东西有级梯,中间为平面。刻有浮雕图案,桥身四角有桥楼,临波拔起,遥遥相对,据说沈万三的弟弟沈万四,因不愿重蹈其哥哥与朱元璋作对最终被发配充军的复辙,而主动捐钱为乡里做好事,曾捐钱修建过富安桥。富安桥的名字,就是表达了他富了以后祈求安康的心愿。1988年以来,有关部门拨款修复四个桥楼,黛瓦粉墙, ... 查看详情

福洪桥

福洪桥在后港西口,是一座造型别致的石梁桥。桥身中间的石条上,镂刻着图案对称的花纹,中间镌有“福洪桥”三字。但当地老百姓却叫它洪桥,反而把它的真名忘记了。桥在清康熙年间由里人重建,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桥长16.4米,宽2.1米。跨度为4.7米。 相传在太平天国年间,农民起义军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由于众多的原因,遭到失败。当时有一支太平军从外地流落到周庄,当地地主豪绅十分恐惧,勾结清政府,一面散布许多谣言,污蔑他们是青面獠牙的“长毛”,一面伺机将太平军镇压。有一天,大地主黄通令纠集地主武装势力,在福洪桥上,残酷地杀害了几百个太平军的士兵,太平军士兵的鲜血染红了福洪桥的石阶,染红了 ... 查看详情

太平桥

位于后港东口,连接城隍埭和蚬江街,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由里人捐资兴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建。桥长13.2米,宽2.5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度4.8米,桥梁刻有“莲座”图案,清初整修,桥身石缝里长着藤蔓,遮掩着石拱洞券,桥旁是沈体兰的旧宅。灰墙面坡屋顶,山墙漏窗,高低错落的民居,清清的流水,是人们选为最佳画面景色的镜头之一。1991年4月,日本女画家桥本心泉慕名专程到周庄写生,她选择太平桥作为创作题材,把自己也画了进去:透过圆圆的桥洞,一位日本女子正端坐在水港岸边写生。两年后,桥本心泉上海举办画展,展览结束后,她又专程来到周庄,把这幅题为《周庄的某一天》的油画赠送给周庄人 ... 查看详情

贞丰桥

贞丰桥位于中市河西口,连接贞丰弄和西湾街,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周庄古名贞丰里,所以得名,明崇帧七年(163年)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年)重建,桥长12.2米,宽2.8米,跨径44米。该桥拱洞完整,石隙里有构杞,古意盎然。 查看详情

沈厅

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据《周庄镇志》记载:“沈本仁早岁喜欢邪游,所交者皆匪类。及父殁,人有‘不出三年,必倾家者’。本仁闻之,仍置酒,召诸匪类饮,各赠以钱,而告之曰:‘我今当为支持门户,计不能与诸君游也!’由是,闭门谢客经营农业,于所居大业堂侧拓敬业堂宅,广厦百馀椽,良田千亩,遂成一镇巨室。”看来沈本仁是属于那种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物,他没有把上辈人遗传的家产挥霍殆尽,在父亲死后发愤耕耘,拓展家业,建成了颇具规模的沈厅。 沈厅共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墙门楼 ... 查看详情

大诚堂

大诚堂始建于元末明初,旧称“大诚堂”相传是由江南巨富沈万三的父亲“沈佑”所创,沈佑原是商人,经营粮食、丝绸、药材等,他深知为商之道,以“诚”为本,以大诚为做之道,遂以“大诚堂”为名。大诚堂共分三进,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80余间,呈“前店后场”的格局,前店设头柜、二柜、帐房三人;后场有料房,头刀、二刀、三刀、四人;杂作二人。当时是江南一带最有影响的药店之一。 第一进为前店,店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古色古香,从柜台到药格斗每一件都是原来的样子,置身堂内给人一种浓厚的地道药材味道,店内共有药材五百多种,按不同性质分类,放于格斗之内,供配制。 第二进设立了专家门诊,每逢双休日,昆山中医院的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