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气预报

23 ~ 26℃
大雨转雷阵雨
<3级
查看天气详情
歙县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全长约30公里,是黄山一歙县一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的—颗璀灿明珠。 新安江是徽商的母亲河,她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美妙结合著称于世。现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秀丽的世外桃源图。山水画廊新安江激发了诗仙李白的灵感,他边游边呤:“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规划中的路线是:歙县—雄村—桃花坝(或渔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深渡镇。目前深渡镇有游船来往于樟潭之间,沿 ... 查看详情

斗山街

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质牌坊—“叶氏贞节坊”等等。它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杨家大院:据传始建于先祖杨宁。杨宁,歙县城中人,字彦谧,明宣德五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礼部尚书。杨氏家宅布局十分合理,设有厅堂、谯楼、厢房、楼厅等。厅堂气势宏大,雕梁画栋,做工精致。叶氏贞节坊:传说当年朱元璋为了躲避元兵的追踪,在斗山街 ... 查看详情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距今有四百年的历史。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形制为国内所罕见。平面是口字形,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别粗壮厚实。八根柱子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如此笨重的石料,在空中接榫合缝,足见当时建筑技术已达到相当的高度。许国石坊雕饰相当精致,有彩凤珍禽,游龙走兽。十二只倚柱石狮,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在石坊的前后左右都 ... 查看详情

棠樾牌坊群

古牌坊群位于歙县县城西郊6公里处。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烟锁重楼》等三十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按照“忠、孝、节、义”来排列。其中,两座是明代建的,五座是清代建的。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许国牌坊立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仿木构,有脊、吻、斗拱。通体是质地坚硬的青石构成,用 ... 查看详情

北岸廊桥

又名风雨廊桥。建于徽州歙县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大概是徽州廊桥中造型最为别致也最为壮观的一座,它建于清代中叶。 该廊桥系3孔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东西两面长廊墙体装饰各有千秋:其东侧廊墙上辟有8个大型方窗,窗花均以砖砌成龟纹或梅花纹图案;其西侧廊墙则辟8个花窗,窗孔镂空造型为满月为古瓶为树叶为葫芦。跨河南北两端廊墙开有对称大门,均有厚木巨门可以开关 ,南端门额书“乡贤里”,侧书“西流毓秀”四字,北端门额书“谦庵旧址”。 长廊内分11 间,沿墙均置坐凳,只有北端第二间的西侧凭窗外置“美人靠”,当然是有别于其他坐凳之人的乡绅贵人的雅座了。位于北岸镇杭徽 ... 查看详情

太平桥

太平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为多孔巨型石拱桥的代表。它位于城西门外,所以又叫河西桥。从前它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等县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要道。今天它仍是徽州的交通枢纽,有三条公路干线交会于此。 太平桥为十六孔拱形石桥,长度为二百七十九点八七米,宽为六点九米,中间可容两辆车对开,两边各有人行走道。据史料记载,此处原有木构浮桥,建于宋代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长50丈,名叫“庆丰桥”。元代末年,毁于兵乱之中。明代初年又架木重修。到了明代弘治年间(十五世纪末)才改建石桥。明、清两代修过多次。原桥心建有碑亭,镌刻建桥始末。解放后为便利交通,桥心亭已拆除。 传说,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 ... 查看详情

古樵楼

古樵楼主要指的南樵楼,它是宫殿式三层楼阁建筑,它的下层两侧有登楼石级,中间是人行通道。通道两壁,对称地竖立着二十六根木柱,俗称“二十四根通天柱”(因为中间两根原来一直被砌在门墙内)。此樵楼最早建于宋宣和年间,现存的古樵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传说古时候,有位邝知府,自以为懂得风水地理,为了镇制他认为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据说,他为了区别于北京皇城城楼,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只竖二十六根柱。谁知尽管如此,仍然被人告了御状,说他与皇上分庭抗礼。结果,这位自作聪明的邝知府,以欺君之罪名,受剥皮献革酷刑致死。如 ... 查看详情

紫阳桥

紫阳桥,初名“寿民桥”,位于歙县城东南渔梁坝下,因西近秀丽的紫阳山麓,故有现名。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此桥为九孔石拱桥,长140米,宽10米,高14米,孔径12.4米,所用石料为红砂岩。桥为县内古桥之最高、最宽者,往来船只可不落风帆桅杆从桥下通过。 据说此桥开始募资筹建时,虽有许多人解囊应募,却未集足银两。这时,人们见一位身穿麻布衣的买灰人也赶来凑热闹,便讽刺他:“凭你这副模样。也敢来出钱造桥吗?”岂知买灰人慨然允诺:“我个人单造一孔。”后来,他说到做到,单凭个人出资,在东端倚山建造起第一个桥孔,且又高又宽,气势非凡。这样一来,原来那些解囊者只好倾尽钱财,按第一孔的高度和宽度续建其它八孔,但终 ... 查看详情

竹山书院

雄村的桃花坝、桂花厅、八角亭和竹山书院,彼此映衬,蔚为壮观,自清乾隆以来,为古歙一大胜景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这些建筑是乾隆二十年(1756年)前后建成的,为户部尚书曹文埴伯父干屏、生父青兄弟所建。清初,曹氏为盐商,至曹堇饴时,已成豪富。曹堇饴临终嘱咐二子干屏、青于竹溪建文阁,创书院,修社祠,筑园庭。儿遵父命,于乾隆初着手筹建,历十余年乃成。  竹山书院两旁的石鼓和大门上方斗大的“竹山书院”的题额十分醒目,入门处竖立了一个木屏,两廊皆方形石柱,正厅宏大宽敞。正壁悬兰底金字板联一付,上联是“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下联是“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联为曹文埴所撰写。  桂花厅在桃花坝东首和 ... 查看详情

稠墅牌坊群

稠墅牌坊群位于歙县富揭乡稠墅村。四座四柱三间三楼纵列在稠墅村口,一座为明天启年间所造,其余三座为清代所建。其中“褒荣坊”为施表徽商汪廷漳一族三人。汪廷漳先世迁扬州,经营盐业,富至千万,人称“铁门限”。汪氏清乾隆初期在稠墅村建有“修园”,清诗人袁枚等曾会饮于此。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