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白莲塔寺

2005年,白莲塔在西栅大运河畔环河岛得以原样易地复建。 现在的白莲塔高有七级,塔高51.75米,为乌镇最高建筑,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从运河坐船来乌镇,远远的望见白莲塔雄伟的身姿,就知道乌镇到了。 白莲塔属于宋元时期江浙一带通行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阁式塔,纵观其塔,外观呈梭状,实际上塔的平面是成正方形的,塔基也是一个二十四乘二十四米的正方形,内部地面用清水方砖铺就而成。 整个塔体由第一层起向内逐渐收拢,登高远眺,运河和乌镇风光尽收眼底,入夜时,塔身被灯光照耀得通体剔透,美不胜收。 历史:原来的白莲塔寺是九开间的,有三进深,它的正殿建在高有二米多的平 ... 查看详情

逢源双桥

桥下有水栅栏,系古时水路进出关卡。传说踏走双桥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走一遍桥,须分走左右两半,因此又演绎出走此桥便可左右逢源之说。 站在逢源双桥上,是眺望乌镇美景之一——财神湾的极佳视点,极目一望,东市河南岸垂柳依依,北岸水阁逶迤,令人心旷神怡。 逢源双桥位于东栅景区,是一座别具风味的古桥。因其上有一廊棚,所以也称为廊桥。 查看详情

关帝庙

关公是武财神之一,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乌镇在明清时期商业非常繁华,在镇上聚集了很多有钱的商户,再加上乌镇又是二两省三府的交界之地,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很多商人经商都会路过乌镇。关帝庙所处水陆要冲,故乌镇虽与关公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西栅的关帝庙却是香火旺盛,信徒膜拜络绎不绝。关帝庙内供奉着关武大帝的青铜像,威风凛凛,在关公两侧供奉着是关公的大将周仓,关平。周仓是关帝爷的侍卫,日常为他持护青龙偃月刀,上马为将,下马为侍,忠心耿耿;关平是关羽在征战途中收的义子,随着关帝爷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查看详情

灵水居

进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蜿蜒的围墙,雕刻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中间为“双龙戏珠”,两旁的是“梅竹仙鹤”,穿过透窗可领略到园中石山、秀水、绿树,尽得透景之妙。 在水乡古镇难得一见如此规模大的园林。据载,崇祯初年进士唐龙在这里修建了此私家花园,取名为“灵水仙居”,后因战乱损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园林是按原样修复的,整个灵水居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而幽深。  灵水居占地二万平方米,是西栅最大的一个园林建筑景点。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这一块充满灵气的地方,长眠着中国文坛上的一条蛟龙,那就是茅盾,先生的纪念堂和陵园就在灵水居东侧。其实乌镇哺育的不仅仅是茅盾,还有王会悟 ... 查看详情

水上戏台

水上戏台的表演台是两边相通的,便于走台换场;观众席分上下两层,中间是宽敞的散席,这是给普通的戏迷看戏的地方;两边则是阁楼,相当于现在的包厢,大多是有钱人包下的。 戏台正中的表演台可谓富丽堂皇,特别是台中屋顶藻井更是金碧辉煌。戏台屋顶的四周雕刻着明、暗八仙,形象栩栩如生。台中间的大梁上雕刻的是唐朝皇帝李隆基看戏的场景,上面刻有十八罗汉形象。 站在戏台上还可以看到对面的齐门雕花大梁上雕刻着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开元。 清代至民国初年,盛行京剧演出,一般在旷地用木板临时搭建舞台,称“草台”;部分寺庙建有固定的戏台,为寺庙的附属建筑,称“庙台”,都不售票,观众就站在空场上观看。乌镇东大 ... 查看详情

乌将军庙

为纪念乌将军,当地百姓集资建造了乌将军庙,乌将军成了乌镇的地方保护神。将军庙占地3600平方米,分前后殿,两侧有耳房偏殿,园林假山。 正殿正中供奉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乌将军,身后是将军的书童,而两边则分别是火神和水神。 典故:传说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乌镇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 唐宪宗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吴起,率兵讨伐。乌赞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乌将军乘胜追击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 ... 查看详情

夏同善翰林第

整修后的翰林第基本上遵循原来的格局,可分成三部分。 沿主轴线共有三间三进。大门前有一对大理石滚墩石,显示出萧家的不同凡响。进门厅的第一道门,可见门楣上有横“顶栋”即5个雕花短木,门槛奇高,跨越不易,但中间一截可以卸下,称为“德槛” 。平时不开正门,进出有两旁边门。 再往里是第三道门,即头墙门,过了此门是一个小小的石板天井。这是第一进。跨过天井是正厅,为第二进。 正厅是平厅,梁上供着珍藏有圣旨诰命的两个大红镂金漆木盒。在后面紧接着的两厢是楼房,靠墙有甬道相连。这种结构别处少见,大概与地基逼仄有关。再往里过二墙门,是三进的后小楼厅。 东翼二间二进,有灶间、庭院,风格平庸,是下人居处。西翼, ... 查看详情

应家桥

茅盾故居前的三里塘河上有7座桥,纵横交错,各具形态,每隔60米有一座,宛如“桥博物馆”。走上古帮岸,穿过木廊棚,来到最有名的应家桥,这是单孔石拱桥。相传吕洞宾正月下凡到修贞观,扮为老头在应家桥上卖汤圆,大的卖3纹钱,小的卖5纹钱。乌镇人都说,茅盾儿时也是经常到这桥上走走、玩耍,才这么出名的。 查看详情

昭明书院

书院坐北朝南,半回廊二层硬山式古建筑群。主楼为图书馆,收藏有文化、社会科学、艺术、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图书和杂志可供阅览,并设有电子阅览室、讲堂、书画、教室等。 中为校文台,为著述编校之处。前方庭园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 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建立的一座石牌坊,高3.75米,面宽3.8米,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为刑科给事中,里人沈士茂题写的“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字样,“文革”时被有心人涂上石灰故得以幸存。 书院西为拂风阁,是喝茶、读书、交流的场所,水池中央有明代经幢。晚风轻拂时,坐在露天的亲水平台上捧一卷美文,品一壶香茶,闻一曲琴韵,会让你深 ... 查看详情

老邮局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政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 乌镇西市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乌镇老邮局就位于西市河畔。 历史: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乌镇成立老协兴民信局,民信局以营利为目的,但邮资比较低,业务很广,不仅可以传递国内的信件,还可以传递海外的华侨和家属之间的通信。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决定“裁驿归邮”,开办“大清邮政”。乌镇邮局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九日,当时只经营信函业务,后逐步兼营包裹,汇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