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九连墩战国古墓

九连墩战国古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由9座大中墓葬封土堆组成,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墓是战国中后期、楚国鼎盛时期的墓葬,是目前我国已发掘的楚墓中保存最完好的,还是湖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夫妻墓,墓葬规格都在封君以上。现古墓正在发掘之中,从已经发掘的情况来看,这里有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壮观的车马坑。已出土的部分文物中有数量惊人的战车,而且车轮牙、车幅、车轼、屏泥等都基本保存完好,车身上的油漆和文饰都清晰可见;这座墓葬还是罕见的真马陪葬,马匹的尸骨保存的也很好。专家认为,这个古墓是今年全国继湖南里耶秦简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对整个墓葬主的身份认定还要等到对该墓的出 ... 查看详情

李曾伯纪功铭摩崖

李曾伯纪功铭摩崖在襄樊市襄阳城西南1.5公里的真武山东麓石壁上,又名襄樊铭,亦称大宋碑。铭文为阴刻楷书,竖排11行,99字,字径30厘米,除个别文字稍有漫漶外,一般较完整。前7行为铭序,文为:“大宋淳佑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提兵复襄樊两城,越三年,正月元日铭于岘”。后四行为铭辞:“壮哉岘,脊南北。翳塘壑,畿陵谷。乾能央,剥斯复。千万年,屏吾国。”是研究宋史的珍贵资料。交通可乘坐公交28路到真武山站下车后,步行至景点。 查看详情

绿影壁

绿影壁位于襄阳城内东南角,系明代襄阳藩王府门前照壁,距今500年。影壁分三堵,全长26.2米,中堵高7.6米,左右两堵高6.7米,厚1.6米,用绿矾石为壁,白矾石镶边,上雕云龙99条,气韵生动,形态各异,是全国石刻艺术中绝无仅有的珍品,与北京北海、山西大同的琉璃九龙壁并称我国影壁三绝。明王府是明仁宗的第五个儿子襄宪王的府第。是明代帝王皇亲豪夺纵欲的地方,占当时襄阳城的十之二三。后来李自成一把火烧了明王府,使昔日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而艺术珍品绿影壁却安然无恙的幸存下来。小贴士:绿影壁目前正在进行文物维护工作,暂不开放。交通市内乘公交1、13、14路到447医院站下车,进绿壁巷直走即到。门票5元 查看详情

孟浩然墓

孟浩然墓在襄樊市襄阳城东风林南麓。《湖北通志》载: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805)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孟浩然(689一约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在江淮吴越漫游数年。后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僚,不久归隐。所作诗风格恬淡,意境清远。多表现田园逸情,与王维齐名,时称“王孟”,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孟浩然集》。交通襄阳区可乘小巴到达,3元/人。门票2元 查看详情

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是为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一万二千多平方米。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四家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 ... 查看详情

水镜庄

水镜庄,依山傍水,背倚苍翠巍峨、峭壁高耸的玉溪山,雄伟壮观。山中有一巨洞,可容百人,传说有白马奔出,故名白马洞。相传此洞即水镜先生弹琴、弈棋、饮酒会客之所。洞庭幽深,可通后山。洞内深潭神秘莫测。庄西三里石壁长廊如刀削状,形成天然石瀑景观,下有四个洞口相互贯通,名曰“地下迷宫”,已开发出禹王洞景点。山脚下战国永丰渠清澈碧绿,贯穿庄内,终年淙淙不息。水镜祠位于峭壁中白马洞外,亭阁式建筑,飞檐凌空,气宇轩昂,金窗修户,朱梁画栋。祠内有司马徽、庞德公和学生诸葛亮、徐庶、庞统玉石塑像风彩飘逸。半山腰的“头天门”、“二天门”似金刚高悬,拾级而上如登云梯。庄正门前铁索桥飞跨。山上秀雅亭榭多处,供游人小憩。主要 ... 查看详情

徐庶庙

徐庶庙又称单公词,在南漳县城北郊单家庄。庙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坐北朝南,前后两院,皆具古雅风貌。后毁废,现存3间正殿和左右两庑。殿内有徐庶塑像。1981年,按嘉庆十七年(1812年)所竖“汉徐庶故里”碑予以复制。徐庶(?一约232),曾化名单福,字元直,三国时谋土。颖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东汉初平年间(190-193),客居荆州(荆,指荆山,在今南漳县西),与诸葛亮等友善。初佐刘备,后其母被曹军所俘,乃辞刘随曹操,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相传其家曾移此。交通从襄樊长途客运站坐班车到南漳县,然后转车到单家庄。 查看详情

仲宣楼

仲宣楼在襄阳城内东南角,是为纪念东汉末年著名才子王粲在襄阳作《登楼赋》所建,明代王世贞曾作《仲宣楼记》。原楼早毁,现存建筑为1993年重建的双层重檐歇山顶式。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初平4年(193年),因避董卓之乱而南下襄阳投靠刘表,至建安13年(208年)依附曹操。王粲在襄阳15年未被重用,郁郁不得志,一腔愤懑化为《登楼赋》这一千古绝唱。交通可乘坐市内旅游专线车到达。 查看详情

鹿门山-鹿门寺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在襄阳东津镇境内。据县志载,东汉光武帝与近臣习郁在此梦见神庙,遂建寺记念。后来山以寺名。境内山水秀丽水、恬静幽深。唐代著名山水传人孟浩然和皮日休先后来此隐居,留下许多千古名篇。秀丽的山水与丰厚的文化遗存相得益形,使鹿门山成为海内外著名的文化旅游区。鹿门寺兴盛时,有佛殿、斋堂等房屋500余间,传说“骑马关山门”。后几经损毁,1980年始逐步修复。现有与佛寺相关的景点鹿门牌坊、八角井、天井、暴雨池、龙头池等等。鹿门寺环山临水,山涧幽深,林木苍翠。汉末名士庞德公不受刺史刘表数次宴请,携家登鹿门山采药;唐代诗人孟浩然宦场失意幽居鹿门山,吟咏山水自得其趣;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也曾幽栖鹿门…… ... 查看详情

白水寺

白水寺位于枣阳市南20公里处的狮子山上,山下白朱村即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故里。白水寺原名白水禅林,寺内原祀刘秀塑像。明宣德年间,主持真隆和尚将正殿改为供佛,以西偏殿祭祀光武。光武帝位旁列云台28将的牌位,现已换为卷轴画像。白水寺雄踞山巅,庄重古朴。寺外苍松如画,翠柏夹道,山下白水似带,明波映天。现存的主要建筑为大雄宝殿、刘秀殿、娘娘殿。殿前楹柱有对联二幅,寺内还存有“白水重光”石刻及今人书画数十帧。白水寺主要景点白水碑廊:座落于狮子山南坳,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飞檐长廊,错落有效。廊院内有四幢复制古碑,400余通镌刻,成为光武故里一大文化景观。丽华花卉国:紧靠白水碑廊西侧,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