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华藏寺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光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金顶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新建的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 ... 查看详情

十方普贤圣像

十方普贤圣像是金顶的中心。端凝祥和的普贤端坐在大象和莲花座台上,四方云雾飘浮缭绕。当太阳的霞光照在佛像的宝顶上时,无数的祥光瑞气从金佛上反射出来,为云海镶上瑰丽的金边。十方普贤圣像为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代表阿弥陀佛的48个愿望),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象征佛教中的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意喻普贤无边的行愿能圆满十方三世诸佛和芸芸众生。普贤的十个头像分为三层,神态各异,代表了世人的十种心态。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 ... 查看详情

雷洞坪

唐宋时名雷神祠,明为雷神殿。清乾隆年间重建,更名雷洞坪。 雷洞坪岩下相传有七十二洞,有龙神和雷神居住,旧时遇天旱,乡民往往来这里求雨。寺侧旧竖有禁声铁碑一通,禁止游人大声喧哗,否则迅雷惊电,风雨暴作。寺右悬岩绝壁间,相传有女娲炼石的“飞来剑洞”(又名仙人剑)、伏羲悟道的“伏羲洞”、鬼谷子著书的“鬼谷洞”等。 从雷洞坪到接引殿一段山路是峨眉高山杜鹃的集中区。初夏时节,姹紫嫣红,最为奇丽。雷洞坪下的一株树龄450岁的“美容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可称为“杜鹃皇后”。自古以来,僧人非常注重保护杜鹃花,劝说香客、游人不要摘花。现在,景区管理部门设置了杜鹃花保护区。 贴士: ... 查看详情

“名山起点”牌坊

名山起点为峨眉山新十景之一,是进入峨眉山景区的门户,位于有“峨眉山世外桃源”之称的峨眉山第一乡黄湾乡。“名山起点”牌坊结合了南北古建筑艺术之长,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精雕细刻,其牌坊顶部则采用了峨眉山民居典型的翘角手法。整个建筑均为仿古式建筑,古朴典雅。 查看详情

“天下名山”牌坊

“天下名山”牌坊是峨眉山的山门,于1993年4月重建。正面“天下名山”是郭沫若1959年题写;背面“佛教圣地”四字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坊的左侧有大小自然石三块,大的足有5米多高,上刻“峨眉山”三字,系宋苏东坡书。牌坊高17.8米,宽22米,四列三跨,采用钢筋混泥土结构的仿木建筑形式。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具有明、清建筑风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牌坊之一。牌坊两侧,古榕相衬,雄伟壮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整齐葱郁,如仪仗队恭迎佳宾。从这里向纵深望去,萝峰岭、虎头山,层层叠翠,祥云缭绕。交通前行两公里,即到报国寺。 查看详情

白龙洞

白龙洞,明嘉靖时别传禅师始建,清初重建,清康熙皇帝曾赐经书、字联于该寺。现有前后二殿,前为三圣殿,内供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西方三圣;后为大雄宝殿,内供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华严三圣。别传禅师曾在寺旁率众徒种植桢楠。他口诵《法华经》,一字一株,周广二里,共植69777株。葱郁成林,绿云蔽天,古称“功德林”。尚存的10余棵古楠,高达二三十米,树龄已在400年以上,为后人留下了一片清凉世界。功德林的山坡上,原有一个很深的洞。传说是当年白娘子(白蛇)修道的地方。后来因山滑坡,山洞被封,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些遐想。白龙洞又称白龙寺,位于清音阁上1公里,海拔约800米。寺虽小,但清虚恬静。相传白 ... 查看详情

初殿

相传为东汉隐士蒲公改宅为寺处,乃全山最早建寺地之一,故曰“初殿”,但规模甚小。宋时称“初殿”,清康熙、乾隆年间寺院逐步扩建,后又日趋衰落。现存五间木结构建筑,大部为清乾隆年间遗物。惟有八枚石础为明代遗存。殿的中心檐柱石础,有牧人圆雕狮蒙,造型古朴独特。建筑风格雅朴、简朴之中寓藏了宗教丛林的机巧。初殿海拔1740米,位于九岭岗下的骆驼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文殊及普贤菩萨像,殿后左右供观音和地藏菩萨像。初殿一带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每天白云从这里升起,飞到骆驼岭上然后慢慢地飘落下来,故名“云窝”。到了冬天,周围已是白雪皑皑,唯云窝一片葱绿,兔子、松鼠、雀鸟等都来这里觅食,这一奇异景观称为“云窝不雪”。 ... 查看详情

纯阳殿

从雷音寺上行约2公里,即到纯阳殿。纯阳殿原名吕仙行祠,明代御史卫赫赢创建,崇祯6年(公元1633年)四川监察御史刘宗祥增修,改名为纯阳殿。殿内供奉八仙之一吕洞宾仙像,相传吕洞宾曾来此隐居修炼。纯阳殿作为道教宫观时,有吕纯阳立、坐、卧三种不同姿态的塑像。后道士离观,僧人居之,增修新殿及静室香厨供奉大士、弥勒,遂成为佛教寺院。清代初年,僧人又几度扩建佛堂及客舍僧寮。现今所供均为新塑。殿后左右有龛四个,分供普贤、地藏、文殊、观音。纯阳殿位于赤城山下,海拔高度940米,玲珑古雅,后倚赤诚山,前瞻金顶,可观晴云雨雾。殿前古楠银杏,遮天蔽日,凉爽之至,是盛夏避暑之佳境。 查看详情

第一山亭

第一山亭位于低山游览区中心,是峨眉山新十景之一,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点。游客进入“天下名山”牌坊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气势雄伟的“第一山亭”,亭上“第一山”三个大字熠熠生辉。亭高16.1米,重檐翘角,精工巧构,气宇轩昂,金碧辉煌。亭四匾分别书“第一山”、“峨眉山”、“大光明山”、“皇人之山”,这几种称法代表了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佛教和道教中的显著地位。亭子中间屹立着全铜铸造的标志物,高2.5米,宽2米,造型为“水浮莲花托起的晶莹宝石”。整个标志分三层:宝石、莲花和基座。宝石为水晶,内含铜铸“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晶莹透明,星光璀璨。莲花与基座均为铜铸,六个莲花瓣上雕有峨眉山著名的新 ... 查看详情

广福寺

广福寺原为宋代所建“牛心院”,明万历年间重建,取“广种福田”之意更名为“广福寺”。寺内有观音、大雄二殿。20世纪末,居士捐赠观音、阿弥陀佛、地藏菩萨、文殊菩萨等四尊汉白玉雕像,与原有的释伽牟尼玉佛一同供奉,使广福寺成为全山唯一以玉佛组成的殿堂。寺下宝现溪,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多五彩之石,映日而放异彩。中有一种奇特之石,名曰“宝珠”。广福寺在清音阁的左边,斜卧白云峡,傍依牛心岭,海拔725米。现为清音阁的属庙。若从报国寺景区而来,广福寺就是进入清音阁景区的第一座寺庙。全山唯一以玉佛组成的殿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