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天气预报

15 ~ 24℃
多云转阴
东南风<3级
查看天气详情
无锡景点 - 全部
分类浏览景点:

京杭古运河

沿线的林泉祠园、米市货栈、古墩风情、南禅塔影、古桥情韵、老街民宅等,构成一幅江南名城的历史画廊,被海外游客誉为“神奇的东方之旅”。路线:吴桥-黄埠墩→三里桥(米市)→民主街(天主教堂)→前蔡家巷(民居)→江尖公园(纸业公所)→莲蓉桥(钱丝两业公所)→大成巷(张謇读书处)→人民桥→日晖巷(民居)→西水墩(古戏台)→茂新面粉厂→健康路(钦使第)→钱松岩故居→南长桥(古坊)→南禅寺→南长街(古街)→清名桥→伯渎(桥)→大窑路(古窑址)→摆渡船→南长街(南水仙庙)吴桥自吴桥沿着运河到老三里桥一段,叫吴桥东路。此桥由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的吴梓敬付银建造的。站在吴桥之上,仰可眺锡山惠山,俯可瞰码头 ... 查看详情

无锡博物院

坐落于太湖广场南侧的无锡博物院是将无锡科技馆、无锡革命陈列馆与无锡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成。从功能使用上来看:通过对原三馆办公用房、会议室等的调整,减少了办公用房面积,扩大了公共休闲区域和临时展厅的面积;对原有的消防、安保、计算机控制中心、设备控制系统等实施了整合,形成了统一的管理运行模式。交通乘70、29、5等多条公交在太湖广场下门票免费08年10月1日开放,9:00-17:00 查看详情

无锡锡剧博物馆

锡剧博物馆占地面积近1500平方米,整个建筑渗透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和要素。展馆分为锡剧博物展览和实验性剧场两部分。锡剧博物展览以静态形式展现锡剧的产生、发展、繁荣和传承历史,展出文字、图片、实物等相关历史资料3000多件;实验性剧场具有“戏园子”的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现场演艺空间和文化休闲服务。锡剧:发源于无锡、常州的农村,初为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称为“东乡调”,后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滩簧”。辛亥革命前后,“滩簧”进入上海,称为“常锡文戏”,1952年定名为锡剧。 查看详情

灵山大佛

灵山大型果园停车场步行至照壁广场,可见三山环抱,灵山大佛巍然屹立,气势雄伟壮观。灵山大照壁可谓华夏第一壁,长39.8米,高7米,正面“灵山胜会”石刻组雕,神仙道伟,千人千面,栩栩如生;背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祥符禅寺始建于唐,传为玄奘法师赐禅小灵山时初建,历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已有千余年历史。祥符禅寺后杏坛广场,古银杏树为小灵山刹僧人手植,老枝苍虬,至今已有一千三余岁。自佛教文化博览馆乘电梯而上,游客还可参与“平安抱佛脚”活动,登高望远,可观太湖湖光山色。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落成开光,海内外高僧大德及各地信众十万余人亲临现场。公元2000年前夜,灵山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撞钟晚会。 ... 查看详情

清名桥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 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 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 历史背景: 清名桥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它是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的,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 ... 查看详情

东林书院

所存石牌坊、伴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三公祠、东西长廊、来复斋、道南祠、东林报功祠等主要建筑,均保持明、清时期布局形制与历史风貌。内有顾宪成所撰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历史背景:杨时,号龟山,曾受学于理学家程颐,在无锡讲学达18年之久。他当年讲学的场所,称为“东林书院”,又称“龟山书院”。杨时离锡后,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直到明万历年间,无锡人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等捐资,在旧址上重建东林书院。此后,东林书院名声极大,一度成为左右全国舆论的中心。当时无锡的顾宪城、高攀龙、顾允成、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和武进的钱一本、薛敷教,人称“东林八君子”。 ... 查看详情

无锡南禅寺

古运河依傍着南禅寺流淌,形成“江南最胜丛林”(明代对南禅寺的赞誉)寺、塔、河珠联的特有风姿。 南禅寺内的妙光塔,建于北宋(1104年),由宋徽宗赐名“妙光”。塔为七级八面楼阁式内木外砖结构,高43.3米,塔基为青石须弥座,檐角悬挂铎铃。旧时无锡城里没有高楼,城外都是田野,据说在几里以外都能听到铃声。 南禅寺现在已经成为一座文化商城了,围绕寺庙四周,设邮票、钱币、花鸟、古玩市场,配以小吃、茶馆等,吃、住、行、游、购、娱,样样都有。白天可遛鸟、赏花、淘物;晚上,寺、塔上的灯亮了起来,沿运河的那一片也热闹了起来。始建于南朝549年的江南名刹—南禅寺,初名护国寺,唐咸亨年间改名灵山寺,至北宋天圣年 ... 查看详情

泰伯祠庙

泰伯,孔子称他为“至德”,司马迁在《史记》里把他列为“世家”第一,他的事迹被历代史学家载入史册。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恒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先吴文化的发源地。三千年前,江南第一个文明古国——吴国的都城就在梅里(今锡山区梅村镇)。今泰伯庙就是祭祀吴国创始人泰伯的祠庙。每年正月初九为泰伯的诞辰,现已形成传统庙会,经久不衰。交通火车站乘公交19路直达。门票7:30-16:3010元 查看详情

惠山寺

步入古华山门后,有飞檐翘角的两层古建筑——金刚殿。殿始建于明朝正统十年(1445),檐正中高悬“惠山寺”一额,红底金字。 金刚殿后,有水清如碧的池水一泓,即陆羽《慧山寺记》中所谓的“阿耨水也”,世称日月池,上架小巧玲珑的香花桥,凿于南北朝元徽年间。 还有金莲池上架的金莲桥,建于宋代,上镌有“懋德堂李府”一款。宋靖康年间,惠山寺由钦宗赐给爱国抗金将领李纲为“功德院”,此桥可能与李纲和他的家族有关。桥面两侧华版上,雕刻着宋代典型的“牡丹花叶和男女儿童”图案。整个石桥造型优美,雕饰华丽,现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背景: 惠山寺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清朝感丰 ... 查看详情

惠山古镇

交通惠山古镇位于无锡锡山与惠山的东北坡麓,近靠锡惠景区的公共游览区,主要范围为:西倚惠山寺;东至京杭大运河中的黄埠墩;南抵锡山龙光塔北侧;北以通惠西路为界。惠山古镇是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古运河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重要的园林文化旅游区。这里有国家级的文保单位寄畅园;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古老的惠山寺;还有特有的祠堂建筑群等景观。惠山文物古迹区:其主体在现锡惠风景区内,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寄畅园、二泉书院、华孝子祠、不二法门以及惠山寺中轴线建筑群等。门票2008年9月28日开始免费开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