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西山公園(徐志摩墓)

西山公園位于海寧市區倉基河邊,占地165畝。公園依山旁水,風景宜人;園內叢林吐翠,曲徑通幽。是集休閑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西山又稱紫微山,是硤石“二山夾一水”獨特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濃厚的神話色彩。園內共有大小景點二十余處,琉璃飛檐、雕梁畫棟的白鶴亭、三角亭、雛鳳亭、和平亭、半邊亭掩映于綠蔭深處。義士亭、九曲長廊、曲徑通幽、人仙境游、煙霞洞、八仙臺等景點點綴于山間。西山山頂的紫微閣,是海寧市標志性建筑,整個建筑極具文化氣息和旅游觀賞價值。這里還有近代著名詩人徐志摩墓,墓是八十年代中期重建,墓碑則是舊墓上唯一的遺存,人為破壞的痕跡,也依稀可見,位于白水泉畔萬石窩。 查看詳情

觀潮勝地公園

觀潮勝地公園位于海寧西南部鹽官觀潮景區(附:鹽官觀潮景區導游圖),南臨錢塘江,北靠杭金公路。公園為東西向狹長地形,全長1360米,總占地16.24公頃。抗戰前,海塘一帶已有海濱公園,1994年起,重建海濱“觀潮勝地公園”。公園內魚鱗石塘、2座觀潮樓、6個觀潮臺是天下奇觀海寧潮的最佳觀賞點;擁有明代占鰲塔、小普陀寺、孫中山觀潮亭-天風海濤亭、毛澤東觀潮詩碑紀念亭、乾隆手植古樸、史量才紀念碑、鎮海鐵牛等景點;白石壇廣場集大型節慶活動、游覽觀賞、文藝表演、休閑娛樂于一體,是觀潮勝地公園的標志性景觀,也是一年一度的國際錢江(海寧)觀潮節的舉辦地;樹木搖曳,石椅長廊,亭臺樓閣,曲徑小道,別有情趣;是“浙江 ... 查看詳情

白石壇廣場

白石壇原為乾隆皇帝御駕觀潮之處,并留下御詩一首:“鎮海塔旁白石臺(壇),觀潮端不負斯來;塔山潮信須臾至,羅剎江流為倒回。”此壇后毀,現白石壇廣場為2002年重建,集大型節慶活動、游覽觀賞、文藝表演、休閑娛樂于一體,是觀潮勝地公園的標志性景觀。一年一度的國際錢江(海寧)觀潮節均在此舉行。 查看詳情

宰相府第風情街

宰相府第風情街是一條以宰相府第-陳閣老宅與乾隆帝密切關系為核心、蘊含深厚歷史文化、再現江南千年古城風情的特色人文街區,位于海寧鹽官觀潮景區(附:鹽官觀潮景區導游圖)。街區有城樓、茶樓、人文、邑廟四大景觀。其中,宣德門、城樓、吊橋、點將臺、武庫等構成城樓景觀;江南民俗風情館、江南名匾名聯館、廓橋、一笑樓、品茗小憩等構成茶樓、展館景觀;陳閣老宅、國棋圣院、楊兵部宅、鄭曉滄故居等構成人文景觀;城隍廟及兩側傳統商業建筑等構成邑廟景觀。街區融名人故居、官僚豪宅、城隍古廟、傳統商鋪、民俗文化于一體,古風悠悠,風情獨特。如果說沒有海寧氣勢雄奇的大潮,很難有博大精深的王國維,那么可以說沒有宰相府第風情街上陳閣老 ... 查看詳情

魚鱗石塘

鹽官魚鱗石塘,位于觀潮勝地公園內,距占鰲塔約1000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魚鱗石塘是防錢塘江潮汐之患而筑,它始建于1700多年前。五代時吳越王錢(疒占)在位時,曾征泥工大規模修建海塘。此后歷代均有修筑。魚鱗石塘全部用整齊的長方形條石,呈“T”形,自下而上順次疊砌而成。了解決錢塘江水流沖刷、掏挖塘身造成的技術難題,每塊條石之間用最具粘性的糯稻米打漿、灌砌,再用鐵鋦扣榫;石塘頂部使用鐵錠扣鎖,防止松脫;塘身后加幫土墩護塘。修筑而成的塘從側面看塘身,層次排列如同魚鱗,整齊美觀且堅固層次如同魚鱗,故稱“魚鱗石塘”。到今天為止,魚鱗石塘仍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水利作用,又號稱“捍海長城”。 查看詳情

海神廟

海神廟位于鹽官觀潮景區鹽官鎮東,又稱“廟宮”,是一座專門祭祀“浙海之神”的宮殿式建筑。舊時在中國南方,皇家式樣建筑一般是不允許建造的,但是在鹽官,以祀運德海潮潮神,卻破例由中國清朝雍正皇帝下旨、國家撥款、政府要員監督,建造了這么一個規模龐大的建筑群。這座供奉海神的廟宮,地位相當地高,號稱“江南紫禁城”。廟占地40畝,規模宏闊,建筑布局嚴謹。主要建筑分布在三條軸線上,主軸線依次有慶成橋、儀門、大門、正殿、御碑亭、寢殿。儀門前廣場兩側分別建有一座漢白玉牌坊。正殿為五開間歇山頂建筑,下部是漢白玉臺基,左右配殿以歷代潮神水神從祀。左軸線為天后宮;右軸線為風神殿、水仙閣等。咸豐十一年,部分建筑毀于兵火,光 ... 查看詳情

安國寺經幢

位于海寧市鹽官觀潮景區西北隅。共三座,分為幢座、幢身、幢頂三部分,分別建于唐會昌二年、四年和咸通六年。除幢頂為青石外,其余皆為漢白玉制成。幢座為一石雕須彌座,高0.25米,直徑1.1米,座下有方形平臺,系后世補砌。幢身由兩塊漢白玉石雕砌而成,,平面為八角形柱體,每面寬不等。幢身平面呈八角形,腰檐仿木構建筑形式。是現存古經幢中出現石構仿木構做法最早的。上塊自東面起由左向右正楷大字豎書“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經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注”十八個字,占三面,下刻開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唐玄宗頒發推崇《道德經》的詔書,對老子的《道德經》,要求“士庶家藏一本,勒令習讀使知指要”。經幢下塊各面依次鐫刻老子《道德經》,共計八 ... 查看詳情

城隍廟

鹽官城隍廟,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海寧的城隍,姓羅,名俊,宋代杭州轉塘人,博古通今,懷才抱德,士民莫不欽服,任金壇令時擅自開倉賑濟全治災民,而獲罪捐軀,身后被奉為城隍。現城隍廟內供有城隍爺、文昌君、財神爺、火神、雷神,兩側偏殿供十殿閻羅并塑有地獄場景,山門后有明式戲臺,是浙北地區現存唯一的城隍廟。相關知識:城隍是城市的保護神,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故其遍及大小城市。歷代將祀城隍列入祀典,多為求雨、祈晴、祛災之事,立為城隍的都是有德于民或有助于國的英雄和功臣。城隍廟史載最早為“蕪湖城隍廟”(三國時東吳赤烏二年,即239年),唐朝最盛,至宋代供奉城隍已成習俗。門票需購套票,詳見宰相府第 ... 查看詳情

惠力寺

惠力寺位于硤石西山南麓,東晉寧康年間(373—375)尚書張延光舍宅始造,稱志愿寺。唐末毀于兵燹。北宋乾德二年(964)復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賜額惠力寺。當時山門樓殿禪堂都稱宏敞,環繞西山上下有72僧房。元、明、清三代幾經修葺。1926年清明,寺毀于火,僅剩大殿。80年代初重修大殿,保留了往昔梵字的一點氣象。與惠力寺相關的兩座唐代石經幢,建于公元874年。幢高4.9米,八面,下為須彌座,上覆華蓋和蓮花寶頂,刻有尊勝陀羅尼經并浮雕蓮花獸面,可見“唐刻”藝術一斑。相關知識: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得到帝王保護,達官貴人舍宅造寺成為時尚,釋迦牟尼因之大盛。嘉興市境內自公元214年至519年的二三 ... 查看詳情

五土廟

坐落于鹽官宰相府第風情街上。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修并改建山門。是為祀土谷神而建。硬山頂,三開間,通面闊19。20米。通進深43。40米。2003年全面修復并對外開放。大殿供奉了全部的黃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五分土帝”。是海寧道教活動的道場之一。門票需購套票,詳見宰相府第風情街之門票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