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南湖自然保護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南湖鄉境內,面積11.06平方公里。區內地勢平坦,海拔1100~1297米,屬暖溫帶干旱性氣候,天然植被以超旱生灌木狀植物為主。主要保護對象為鳥類及濕地生態系統。已知有獸類20種,鳥類76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黃羊及黑鸛、大天鵝、鳶、紅隼等。該保護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部邊緣,有4處小水庫,庫容294萬立方米,年徑流量0.99億立方米,灌溉1333公頃農田,養育著一片綠洲,也為候鳥棲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交通從敦煌市區包車前往,需約250元,可一并游覽壽昌城和渥洼池景點。 查看詳情

灣腰墩自然保護區

位于甘肅省敦煌市境內,面積333平方公里。區內地勢低洼平坦,為大面積鹽化沼澤、荒漠草原和天然胡楊、紅柳林,海拔820-938米,屬暖溫帶干旱氣候。其主要保護對象荒漠有蹄類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區內國家保護的珍稀樹種有胡楊、沙生檉柳、梭梭;國家一二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野駱駝、黃羊及天鵝、遺鷗、鳶等。灣腰墩水草茂盛,荒漠植被生態環境原始面貌保持完好,現有1000公頃胡楊林,6000公頃紅柳林。區內有大小泉水10余處,是西部荒漠草原中野生動物生存的唯一水源地。 查看詳情

敦德冰川

阿克塞境內各高山都發育有山岳冰川,其中尤以縣城東南300多公里處的土爾根達坂山的冰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全縣共有冰川272條,冰川總面積343.72平方公里,而土爾根達坂的冰川面積多達274.6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0%,這其中就有祁連山區最大的平定冰川——敦德冰川。敦德冰川面積57.07平方公里,頂部海拔5290米,冰舌末端4580米,可攀登觀光的大小冰川有7條。頂面平緩,坡度30左右,易徒手攀登而少危險。 查看詳情

敦煌石窟藝術保護研究陳列中心

該中心陳列部分設有錄相演播廳和三個展區,敦煌石窟藝術的精華和發展歷程的概況在此得以展現。錄相演播廳向觀眾放映有關敦煌石窟藝術和陳列中心概況的錄相片。第一展區八個原大復制洞窟是敦煌莫高窟各時期的杰出代表窟,展現了自十六國至元代一千多年間敦煌石窟藝術的風采。第二展區為“敦煌石窟文物陳列”,展出敦煌石窟出土的文物精品,設有敦煌莫高窟的創建,敦煌壁畫摹本珍品,敦煌石窟的創建過程和畫工繪制洞窟使用過的繪畫工具。莫高窟發現的精美的古代絲織物、藏經洞發現的古代寫本真跡、敦煌花磚藝術等陳列單元。第三展區位于陳列中心展廳的二樓,是輔助展區,可以舉辦各種展覽和專題文物陳列。中心位于莫高窟大泉河東岸,公路東側的小丘陵 ... 查看詳情

敦煌市博物館

樓前大院內有象征絲綢古道上牽駝跋涉的大型雕塑一組。館藏文物有石、陶、瓷、木器、寫經、漢簡、絲綢、珠玉、花磚、書畫、拓片、古幣、鐵器、銅器等14類,4000多件。其中,以敦煌藏經洞出土的文書、寫經、漢長城烽燧出土的漢簡,200多座東漢及魏晉古墓中出土的墓葬物最有特色。博物館現有4個展廳。其中二樓東展廳為“敦煌漢長城展覽”,以巨型沙盤模型和大量圖片,展示了敦煌境內的漢長城、烽燧、古關遺址,并展出有發掘的漢簡、火炬、古幣、箭鏃等實物。三樓東西兩展廳設“敦煌歷史文物展覽”,展出歷代出土文物679多件,重點反映了漢唐時期敦煌在絲綢之路的重要地位,成為中外游客在短時間內集中了解敦煌歷史文化的窗口。位于敦煌市 ... 查看詳情

敦煌民俗博物館

位于敦煌市城郊的鳴沙山麓,距舉世聞名的莫高窟25公里。占地總面積7920平方米,建筑面積4300平方米。館內共有各類古建筑風格的房舍126間,充分展現了敦煌地方的民間習俗,是目前敦煌的涉外旅游景點之一。敦煌民俗博物館整體建筑采用敦煌民間傳統的具有防匪、防盜、防風沙作用的古堡式建筑。為敦煌民居建筑中最流行的四合院形式,建筑風格古樸、典雅,木結構精雕細琢,寬敞明亮,室內陳設多樣樸實,是集中反映戶主文化生活和敦煌民間建筑風格的重要場所。敦煌民俗博物館利用四合院及前院各室分別展示敦煌地方民間文化、宗教信仰、人生禮儀、生辰壽誕、歲時節令、衣食住行、飲食起居、風味小吃、婚喪嫁娶、供神祭祖、陶瓷器皿、生產生活 ... 查看詳情

莫高窟

莫高窟的藝術特點主要表現在建筑、塑像和敦煌壁畫三者的有機結合上,系統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個朝代的藝術風格。中國石窟藝術源于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畫為主。整個洞窟一般前為圓塑,而后逐漸淡化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則以壁畫為背景,把塑、畫兩種藝術融為一體。莫高窟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窟文物寶庫。在莫高窟藏經洞中就曾出土了經卷、文書、織繡、畫像等5萬多件,藝術價值極高,可惜由于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石窟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如今在莫高窟對面的三危山下,建有敦煌藝術陳列中心,仿制了部分莫高窟原洞窟,既保護了洞窟內的文物,又豐富了 ... 查看詳情

榆林窟

榆林窟位于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在縣城西南75公里處的榆林河(又名踏實河)河谷兩側的礫石崖壁上。榆林窟又名萬佛洞,始建于北魏,保存有唐代至元代的彩塑100余身,壁畫5000余平方米,相當于敦煌莫高窟壁畫總面積的九分之一。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同莫高窟一脈相承,號稱姊妹窟。榆林窟現存41窟,其中東岸30窟、西岸11窟。無紀年題記,依洞窟形和壁畫判斷,唐4窟、五代8窟、宋12窟、西夏4窟、元代4窟、清9窟。彩塑多經過清人之手,藝術性極差,僅第六窟內高約20米的唐代大佛塑像,雖經后代裝鑾,仍保留大唐風韻。榆林窟壁畫保存完好,內容豐富,主要有經變、佛像、密教圖像、佛教史跡、裝飾圖案、供養人等。 ... 查看詳情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規模雖小,但風光綺麗,環境幽雅。這里白楊參天,松柏蒼翠,桃紅柳綠,鳥語花香,如同世外桃源。洞窟前邊的黨河古道雖已干涸,但有一條晶瑩清澈的涓涓小溪,叮叮咚咚,在窟前纏綿而去,好像為古老的石窟彈奏著美妙的樂曲。石窟內艷麗奪目的壁畫、妙趣橫生的故事、神態逼真的佛像,更給這世外桃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西千佛洞是敦惶佛教藝術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存北魏至宋代17個洞窟。其中一至三窟為唐代窟,四至八窟為魏代窟,十六窟為晚唐窟,其他洞窟因風化模糊,時代難以辨認。其洞窟形制及壁畫藝術風格與莫高窟同時作品相同。開鑿年代因無紀年題記和確切記載,故無從考知。但從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圖經》卷所記佛龕之文 ... 查看詳情

東千佛洞

位于瓜州縣橋子鄉南三十五公里峽谷兩岸。現存洞窟23個,有壁畫、塑像者八窟,東巖三窟,西巖五窟,多為單室窟。形制有長方形中心柱燧道窟、圓形穹窿頂窟、方形平頂窟,其中第2、4、5、7窟均為長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薩塑像,但多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著俗裝,保存完好。壁畫分布四壁,內容可分為五類:經變畫、密宗圖像、尊像畫、裝飾圖案和供養人畫像。壁畫以第2窟保存最為完整,藝術風格和內容與榆林窟第2、3、4、29諸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藝術的一個分支,但它又具有一定特點,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現。如第2、4、5、7諸窟均為長方形中心柱燧道窟,中心柱后畫涅槃圖,玄弉取經圖據宋《大唐三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