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天氣預報

14 ~ 29℃
晴轉多云
南風3-4級轉<3級
查看天氣詳情
晉城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古村郭峪

郭峪村位于陽城縣北留鎮,唐代建置。現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禎十一年修建的蜂窩城墻,高20米,寬5米,長1400米。元代修建的湯帝廟,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戲臺及罕見的九開間大殿。湯帝廟:俗稱大廟,位于西城門內,址高28米,為村之社廟。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創修。全廟分上下兩院,上院前沿有石欄,中有石梯可通上下。北面為正殿,面寬九間,進深六椽。東西殿各三間,角殿各三間。下院東西兩面為兩層樓房,各下下10間,上為看樓,下為住房及客房,南面上為戲臺,下為山門,兩旁又各有角樓,為儲藏室,門外西側有鐘鼓樓。豫樓:位于村之中央,建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和郭峪城同為防御農民起義軍的軍事建筑。樓 ... 查看詳情

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處歷山腳下的土沃鄉西文興村,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永樂四年(1406),柳宗元后裔耕讀發家,于沁水縣城西南25公里的文興村修一進十三院的文人府邸,總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其建筑工藝高超,建筑風格獨特,融明清建筑藝術精華為一體,集南北建筑風格于一身,同時異常巧妙地將皇宮建筑工藝運用到民間,真實記載了百世書香文人做官的歷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社會發展的本質,實為中華古民居建筑藝術之絕品。 柳氏民居建筑共分三部分。村東端為外府區,包括柳氏詞堂、虞帝廟、文廟、紙帛樓、天子殿、圣廟、柴房和左、右過亭等;村北端為內府區,包括府內環形 ... 查看詳情

蟒河自然保護區

蟒河景區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東南35公里,總面積5573公傾,是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 蟒河景區素有“黃土高原小桂林”之雅稱。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龍戲珠、水簾洞、飲馬泉、小黃果樹瀑布、流銀瀑布、黃龍瀑布、黑龍瀑布、天龍瀑布、蟒湖等;蟒河的山層巒疊嶂,奇峰突兀,主要山景有:蓮花峰、望蟒孤峰、孔雀峰、石人山、窟窿山、三盤山等。 蟒河景區共有動物285種,種子植物882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黑鸛、金雕、金錢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獼猴為我國地理分布的最北限;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紅豆杉、無喙蘭,二級保護植物有山白樹、連香樹,其中紅豆杉屬北方極少見的亞熱帶樹種。藥用價值極高的山茱萸在 ... 查看詳情

東岳廟

俗稱東大寺,在山西晉城市東北18公里高都鎮。創建于金大定年間。現存山門、東西廊廡、大齊殿、藏經閣及兩側垛殿等。其中大齊殿為金代原構,余皆明清重建。大齊殿內奉齊天大帝,殿前月臺上建卷棚頂抱廈一座,殿身面寬三間,單檐懸山式,前檐一間為敞廊,廊柱上刻有金大定年間布施題記。檐下斗拱整潔,殿內梁架規整,屋頂上三彩琉璃剪邊。殿內泥塑五尊,基本完好,雖經明代重裝,衣飾、相貌仍不失金塑風格。神臺基座束腰須彌式,滿雕力士及各種花紋圖案,鏤工精致。板門四周,立頰、門額、門檻皆為石質,形制蒼古,比例適度,上雕線刻荷花、牡丹、化生童子等各種紋樣,圖案精細,刀法洗煉,堪稱金代佳作。 查看詳情

開化寺

位于高平縣城東北17公里舍利山腰。五代后唐莊宗年間初建,取名清涼若。宋代改稱開化寺,為山西著名古剎。寺一進二院。前為鐘樓,中為大雄寶殿,后為演法堂,均為北宋熙寧六年(1073)所建。以后歷代均有修葺,但大雄寶殿斗拱仍保持宋代形制。殿內四壁滿繪佛教故事,筆法精細,技藝高超,繪成于北宋紹圣三年(1096)。寺內歷代碑碣及寺外的三座石制高僧墓塔,也都保存完好。 查看詳情

青蓮寺

初名硤石寺,位于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東觀孚山,巨嶂橫列,氣勢磅照;南望玨山,雙峰插天,秀麗挺拔。山腳丹水蕩漾,像一條玉帶從東北向西南飄然而去;回首硤石諸峰,峭壁偉岸,似鬼斧神工砍削而成。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于蓮花座之上,故名青蓮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分古寺、新寺兩處,相距里許,分屬凈土宗、天臺宗道場。新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御賜名為“福嚴禪院”,明復稱青蓮寺。門票20元 查看詳情

玉皇廟

位于晉城市區東北13公里的澤州縣府城村北山崗上,是古代澤州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道教廟宇。該廟創建于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廟分三進,頭道山門、二道山門、諸神享亭、玉皇殿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平面布局為長方形,南北長110米,東西寬32米,計有殿宇樓亭110間,占地面積3520平方米,是一所規模宏偉的古建筑群。山門造型為單檐懸山頂,琉璃裝飾,與鐘鼓樓頂上琉璃孔雀蘭構件相互增輝,十分鮮艷。諸神殿居于中院正中,木構樓閣,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古雅樸實,塑有成湯像。東西配殿有東岳、三王塑像。東西兩側分別為藥王殿、五道殿、高謀祠,內塑藥王、五道將軍、文王夫婦。南殿,西為地藏菩薩殿,內塑十殿閻 ... 查看詳情

長平古戰場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位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于重點保護區。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這里是中華民族原始文明的發祥地,相傳中華民族的始祖,中華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動在澤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頭山東南的莊里村,是為炎帝神農氏的先塋。傳說:相傳長平大戰后,趙莊村成為一片廢墟。趙括死后,當地老百姓將趙括尸體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后代不忘趙國,遂將此地改名為趙莊。成語“紙上談兵”就是指趙括用兵的教條主義。 查看詳情

砥洎城

位于陽城縣城東13公里處的潤城鎮西北隅,當地百姓俗稱之寨上,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砥洎城,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北臨沁河,三面環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城呈橢圓形,磚砌,占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南有正門,起于地面的城墻,高約十米。臨河城墻從河邊筑起,高約20余米,上設城垛、炮臺等,是用來防備外來之敵的,現已毀壞不存。正門額書“砥洎城”,為城內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墻設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門乘舟而行。城內道路規則,城周筑環城路,其余均為住宅巷道,各種設施齊備。古時一遇兵荒馬亂,城門一關,自成一體,攻不可破。城中遺存的明代建筑文昌閣臺基上尚存“山城一覽” ... 查看詳情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北留鎮境內,是清康熙年間的名相陳廷敬的故居,由內城、外城兩部分組成。內城為陳廷敬伯父陳昌言于明崇禎六年所建,名為“斗筑可居”。外城為清康熙四十二年陳廷敬所建,名為“中道莊”。內外城總長為678米,全城總面積3.6萬平方米,為城堡式建筑。御書樓位于中道莊城門前,俗稱“皇閣樓”。整個建筑雕梁畫棟、斗拱飛檐,金壁輝煌,是皇城舊八景之一。樓分上下兩層,下層為磚砌拱券門洞,上層為重檐歇山頂建筑,金黃色琉璃瓦覆蓋廳面。樓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親賜御書“午亭山村”匾額及“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香”楹聯。石牌坊進入中道莊,迎面有大小兩座石牌坊。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