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氣預報

22 ~ 26℃
大雨-暴雨
<3級
查看天氣詳情
廣州景點 - 全部
分類瀏覽景點:

東郊公園

東郊公園位于黃埔大道北側。始建于1928年,當時為廣州政府林楊(又名石碑林場),1933年為紀念孫中山易名為中山公園。廣州解放后,從1950年8月至1953年底,政府對公園進行了大面積綠化造林,并將公園劃分為中山林場和中山果園場,1957年改名為森林公園,1960年易名為東郊公園。民族英雄鄧世昌墓就坐落在這里。由于公園歷史悠久,又地處郊區,這里綠樹成蔭,風景秀麗,空氣格外清新。園內有喬木、灌木、花草、棕櫚、竹子等100余種植物,并有20多株百年以上老樹和園內特有的萬余平方米的水中森林,給公園增添了一種神奇的氛圍。門票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 查看詳情

鱷魚公園

廣州鱷魚公園于2004年開業,占地數千畝,是集鱷魚觀賞、科普教育、生態農莊、各類動物表演的綜合性主題公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鱷魚養殖場,擁有鱷魚近10萬條,占全國鱷魚總量的70%以上。公園分為知識科普區、中心互動區、生長展示區、開心游樂區、休閑商業區等七個活動區域。除了觀賞鱷魚和各種精彩表演,游客在鱷魚公園還可以完整地觀賞到鱷魚從孵化、破殼、生長、交配、繁殖的整個生命過程;可參觀鱷魚皮工藝品的制作;可在生態農莊親手采摘瓜果;以及品嘗鱷魚餐廳的美味鱷魚菜肴。交通1、市內乘公交530路即可。2、番禺市橋直通車:市橋——龍美村——里仁洞——塘西——禮村——鱷魚公園。3、自駕:鱷魚公園距香江野生動物世界5 ... 查看詳情

鳳臺攬勝

鳳臺攬勝位于荔城鎮前進路,包括:何仙姑井、萬壽寺、鳳凰亭、博物館、青少年宮、電視大學等景點。山上還安放有南宋右丞相崔與之銘碑石和清代數門古炮等出土文物。相傳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一對鳳凰在春崗上空盤旋,后又棲息于崗上的樹林,半天才離去。人們認為這是吉祥的征兆,便把春崗改名為鳳凰山,并建鳳凰亭為記。南宋理宗二年(1225),理宗將鳳凰山贈給右丞相崔與之,并賜名“菊坡”。山頂立亭,全城風光,盡收眼底,成為歷代騷人墨客、名流學者吟詩作賦的游覽勝地。民國27年日軍侵入增城,鳳凰山上的菊坡亭被毀。建國后,增城縣人民政府復建鳳凰亭,增設教育娛樂設施。今景區內有市工人文化宮、廣播電視大學、博物館、青少年 ... 查看詳情

廣州文化公園

廣州文化公園位于珠江畔繁華的商業區,園內綠樹成蔭,花草茂盛,是集宣傳展覽、文娛體育、游樂活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每年接待游客1000多萬人次。園內共有展覽館8個,其中水產館、花卉館為常設展館,其余為輪設展館。值得一提的是每年一度的中秋菊展和春節燈會。園內文體活動設施齊備,文娛方面的有電影場、電視室、曲藝臺、音樂廳、文藝中心臺;體育方面的有球類、棋類、射擊、馬術、健身等;游樂方面的有桌球、自控飛機、風車、環幕電影、高空列車等。公園中心的文藝中心臺是規模較大的文藝演出場所,晚上常有專業或業余文藝團體登臺獻藝。特別是1979年建成的園中院,巧妙吸取我國石窟藝術和廣州雕塑技藝,融現代建筑技術與園 ... 查看詳情

十香園

十香園,清代又稱隔山草堂,又因園中種有素鐔、茉莉等10種香花及各種草木,故又名十香園。位于海珠區隔山村懷德大街3號,南倚隔山,北面馬涌,四周以青磚砌墻圍成小院,環境清幽,富有詩情畫意。東墻外有紅砂巖鋪砌的青云巷。巷西開院門,有磚砌小路入花園,是嶺南畫派鼻祖居巢和居廉居住和作畫授徒之所,1983年被列為廣州市的文物保護單位。十香園占地約640平方米,由居巢舊居“嘯月琴館”、居廉舊居“金夕庵”和授徒之地“紫梨花館”等主要建筑和庭院組成。門票門票:3元開放時間:9:00-17:00,周一閉館 查看詳情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

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廣東從化市東北部,園內峰山疊翠、云濤波,峽谷千姿、幽谷百態、石灶天池,綠水青山相映生輝;巍峨石門,相思古椿形影相隨。園內四季景色迷人,鳥語花香。春日:百花竟艷,滿山錦繡;夏日:飛瀑飄飄、銀光四射;秋冬:漫山紅葉,如詩如畫;冬日:石門香雪、北國風光,令人陶醉。交通可從廣州市汽車站乘坐601、天河東圃汽車站乘坐602、或從廣園、海珠、天河、羅沖圍、窖口、芳村等客運站乘車抵達從化街口,然后轉乘從化至大嶺山林場的巴士,在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下車。門票30元 查看詳情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位于越秀公園南麓的東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由我國著名建筑師呂彥直先生設計,1929年動工,1931完成。 新中國成立后,政府曾7次撥巨款對中山紀念堂堂體進行修繕和進行周圍環境的維護,使這里變得更為幽靜、舒適,是中外人士游覽的勝地。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吸收了我國傳統建筑的優秀元素,整體呈現恢宏壯美、金碧輝煌的特色。從屋頭檐角的細部裝飾處,均體現這一特質。并且整體富有民族風格。 中山紀念堂面積約為3700平方米,高49米,由前后左右四個宮殿式重檐歇山抱廈建筑組成,就像四層卷疊的龍脊,組成一個整體,拱托出中央巨 ... 查看詳情

廣東省博物館

廣東省博物館大院的鐘樓內有國民黨“一大”舊址和魯迅紀念館。廣東省博物館籌建于1957年,至1959年10月建成,三層陳列樓展場主要收藏和保存廣東歷史文物(以出土文物為主),舉辦陳列展覽,開展宣傳教育。1992年底又建造一座具有現代化設施的新陳列大樓,展館有13個展廳、2個序廳和一個學術報告廳。30多年來,博物館文物藏品從4000多件增至12.4萬件,有陶瓷、字畫、端硯、金木雕、錢幣、出土文物等一級文物300件以上,圖書資料5萬余冊,舉辦過各種陳列展覽上百次,受到國內外賓客和廣大觀眾的贊賞,在華南及海內外都享有一定的聲譽。廣東省博物館位于文明路215號。館內古榕環抱,木棉參天,綠草如茵,環境幽雅, ... 查看詳情

廣東科學中心

廣東科學中心位于廣州番禺區小谷圍島西端,三面環水,東靠廣州大學城。廣東科學中心是廣東省委、省政府投資建設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不以贏利為目的,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學術交流和休閑旅游四大功能。展館整體建筑形象為“科技航母”,廣東科學中心一期建成開放的展示內容體系包括8個主題展館(兒童天地、實驗與發現、數碼世界、交通世界、綠色家園、飛天之夢、人與健康、感知與思維)4座科技影院(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開放實驗室、數字家庭體驗館和室外科學廣場。門票門票:60元/人開放時間:開放時間9:30-16:30,逢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查看詳情

鄧世昌紀念館

鄧世昌紀念館于1994年紀念鄧世昌殉國100周年時設立。館址鄧氏宗祠始建于1834年,后用鄧世昌殉國的撫恤金擴建,成為一座三路、兩進、三院、兩廡,占地4700平方米的典型嶺南祠堂式建筑。祠內大殿、兩廡和附祠已辟為陳列室。大殿和兩廡的《鄧世昌與甲午海戰》史跡陳列,展出文物、照片、文獻、模型、雕塑、蠟像等200件,較詳細地介紹鄧世昌的生平事跡。東側的附祠舉辦《中國船艦百年滄桑》圖片展,展出甲午海戰后中國各個歷史時期各種軍艦圖片100多幅和部分軍艦模型,反映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覆滅后,近百年來中國海軍幾經重建,幾經挫折。交通公交270、250、272、244、113、530、527、226、121、552 ...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