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目錄

杭州天氣預報

16 ~ 23℃
小雨轉陰
東風4-5級轉3-4級
查看天氣詳情

     西溪之勝,獨在于水。整個園區約70%的面積水域。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布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形成了西溪獨特的濕地景致。
     西溪之重,重在生態。在濕地內設置了費家搪、蝦龍灘、朝天暮漾三大生態保護區和生態恢復區。入口處設濕地科普展示館,園區內有三個生物修復池和一塊濕地生態觀賞區。
     西溪人文,源遠流長。西溪自古就是隱逸之地,秋雪庵、泊庵、梅竹山莊、西溪草堂在歷史上都曾是眾多文人雅士開創的別業。深譚口百年老樟樹下的古戲臺,據說還是越劇北派藝人的首演地。
    
   西溪十三景
    周家村入口
    越過西溪橋就進入了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換乘中心——周家村,這是整個園區的主入口。周家村除了是游客集散和了解園區信息的主要區域外,還設有“西溪問茶”茶室供游人消遣休息。
   煙水漁莊
    煙水漁莊位于煙水庵的南部,瀕臨朝天暮漾。這里展示了西溪農事魚耕活動,也是游客休閑、餐飲的中心。
   泊庵草堂
    穿過普濟橋,水系豁然開朗,一座孤島長著幾棵參天的大樹,右邊的島嶼前有一個由木船改建成的小碼頭。登上碼頭,走過一條約二十米的竹徑,“戴”著濃密茅草的泊庵顯現在眼前。此為明末清初錢塘人鄒孝直(名師績)的莊園。泊庵草堂內最中間擺放著一個古式屏風,四周陳列著文房四寶及老式家具,左邊則是一間臨水茶室,果真是讀書、喝茶、賞景的好去處。
   西溪水閣
    沿著開闊的水岸,曲曲繞繞,穿過兩座小橋方至水閣,水閣由兩組建筑組成,東為“擁書樓”,西為“藍溪書屋”。
   梅竹山莊
    登岸后踏上一條兩邊小徑,向左跨過一座木橋,鄰水架起一艘棕櫚覆蓋的仿制漁船,船上的一條粗繩牽著水中的漁網,極具野趣。往右沿著小路向前,便是梅竹山莊的門坊。梅竹山莊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如今的梅竹山莊,主要有“梅竹吾廬”、“萱暉堂”、“虛閣”三個主體建筑。
   深潭口
    船過了長春橋,便看到一片寬闊的水面,四棵上百年的大樟樹分布在河岸兩側,枝繁葉茂。這便是深潭口了。蔣村每年端午節的龍舟勝會,都設在此處,人來舟往,熱鬧非凡。而“龍舟勝會”一詞相傳是乾隆皇帝下江南之際得于御賜。
   西溪梅墅
    西溪梅墅位于西溪濕地公園的東南片,毗鄰西溪精華區域"秋雪庵"保護區。西溪的梅花主要在南宋輦道沿線, 自古就非常著名,吸引了眾多文人雅士前來賞梅。沿梅墅西邊的水路由南向北走向梅墅,過春信橋,滿山遍野的梅花撲入眼簾。登岸拾級而上,迎來一虛一實兩個草頂建筑。沿著房前屋后的菜地再前行,就可見兩組田園農舍:杏梅園和紅梅塢。
   西溪草堂
    穿過一條長長的竹徑,來到一戶小庭院前,叩響清脆的鐵環聲,懸掛著“西溪草堂”匾額的門坊應聲而開,一個精致的小院呈現眼前。草堂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明代文人馮夢楨。整組建筑依魚塘分作南北兩部分,南面為正房,二層建筑。前后各一個院子。北面設草亭“綺云亭”,為賞梅玩竹、對酒當歌之處。
   秋雪庵
    穿過密布的水網,茂盛的蘆葦,不時驚飛數只水鳥,船在蘆葦蕩間穿行,邊上出現一個孤島,那便是秋庵。位于西溪河渚濕地最中心的水域的秋庵,四面環水,只有靠小船劃槳才能進入。
    秋雪庵始建于宋,初名"大圣庵"。明末西溪沈氏兄弟重整建筑,延請名僧住持庵堂;明末陳繼儒取唐人"秋雪蒙釣船"詩意題為"秋雪庵"。1919-1921年,南潯名士周慶云(字夢坡)重修。現參照當時格局在原址重建。
   西溪桑蠶絲綢故事
    位于煙水漁莊的西溪桑蠶絲綢故事展示了南宋蠶絲圖中培育蠶種、采桑養蠶、煮繭抽絲、制造成衣等二十二道工序。
    西溪人家
    "西溪人家"(--西溪原居民生活展示屋)是對西溪原居民農家生活場景的再現。"西溪人家"中所展示的物品均是以前居住在西溪的農家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農耕漁事活動的勞動工具,其中許多東西都是西溪農家所特有的,如:貓氣死、瓦盤、瓦圈、磚夾等。
   蝦龍灘生態保護區
    蝦龍灘生態保護區是濕地公園中最大的一塊自然生態保護區,這里擁有眾多水生陸生植被和野生動物,更是各種鳥類的天堂。
   濕地植物觀賞區
    濕地植物觀賞區處于煙水漁莊和深潭口之間,這里有大片池塘,生長著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菖蒲、水茭白、水蔥、浮萍、野芹菜等。長長的親水棧道在塘邊環繞,一路走去,幽幽的菏香伴著陣陣水波的清爽,讓人樂而忘返。